鄂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
能夠打通天路走向世界
鄂州從沒有像今天這樣
能夠構筑樞紐連接全球
……
透過花湖之畔的“空中出海口”
瞭望全球
一座通達世界的橋梁
已巍然屹立在長江中游
五洲立交在這里暢聯全球
7月4日10時9分,一架靛藍航空A321全貨機從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起飛前往印度孟買,標志著“鄂州⇄印度孟買”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正式開通,這是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今年開通的第15條國際貨運航線。
印度靛藍航空A321全貨機抵達鄂州花湖國際機場(資料圖片)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工業基地,素有印度“商業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稱,金融機構和世界知名公司總部云集。
靛藍航空是印度領先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總部位于印度哈里亞納邦的古爾岡市。入駐花湖國際機場一年來,靛藍航空已累計運營貨運航班近400架次,進出口貨運量超6000噸,出港主要運輸筆記本電腦、醫療設備、機械配件等貨物。
至此,花湖國際機場的貨運航線已通達印度德里、金奈、班加羅爾、加爾各答和孟買,構建起了一張覆蓋印度全境、五城聯動的“鉆石形”航空貨運網絡。
5月25日,“鄂州—紐約—哈利法克斯”航線開通,系花湖國際機場開通的第5條第五航權航線,暢聯了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國航空貨運樞紐。今年以來,花湖國際機場還新開至班加羅爾、圣薩爾瓦多等12條國際貨運航線。
投運3年來,花湖國際機場已開通國際貨運航線45條,通達亞洲國家15個、歐洲國家10個、美洲國家4個、非洲國家1個,初步構建起輻射全球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
培育買全球更便利,賣全球更暢通的產業生態圈。6月6日,花湖國際機場米蘭海外倉正式揭牌運營。
這是該機場的首個海外倉,也是中歐航空物流網絡的重要延伸,它不僅打通了“國際干線+海外倉儲+末端配送”全鏈條服務,更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穩定的歐洲支點,也為歐洲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搭建了高效平臺。
據悉,花湖國際機場還將在中國香港、阿聯酋迪拜、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等地建設海外倉,通過與國際航空樞紐加強合作,加快打造“買賣全球、貨通世界”的重要窗口。
5月2日,中國(鄂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啟用,這里將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保稅物流中心(B型)+海外倉”聯動發展模式,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供應鏈中心。
九州通衢在這里協同開放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東坡先生怎么也不會想到,900多年后,在他步上西山尋野梅的古武昌今鄂州,荔枝鮮果已入尋常百姓人家,想啖就啖。
荔枝上市之季,每天有近50噸新鮮荔枝經古武昌,運往九州各地。“快馬驛站”仍是讓荔枝保鮮的千年不變之法,只是“快馬”變成了飛機。
今年5月,花湖國際機場聯合順豐航空開通了4條“荔枝航線”,分別由嶺南的湛江、深圳、海口、南寧等4地匯集鄂州“驛站”。在這里,數萬個荔枝快件在短短2小時內完成分揀,再次馳入“空中驛路”,奔向全國各地。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花湖國際機場投運以來,“流中國”不僅有“九派”,“穿南北”也不只“一線”,曾經的“九省通衢”已變成了新時代的“九州通衢”,新征程上的協同發展平臺。
漢口北貨站、光谷貨站、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城市貨站、黃岡貨站的設立,將花湖國際機場的貨運窗口“搬”到了武漢都市圈多座城市的家門口。
5月21日,花湖國際機場漢口北貨站正式投運。漢口北的商戶將商品在市場打包后,可直接坐上“專車”,1.5小時就能直達花湖國際機場。
光谷貨站與天河機場、花湖國際機場已實現“貨物直通、互為前置”,投用以來已向花湖國際機場發送貨量約1200噸,貨物主要以跨境電商“9610”業務為主。
跨境電商直播現場
在黃石棋盤洲綜合保稅區城市貨站,滿載手機、服裝、玩具等消費品的一輛輛貨車,每天不停地在棋盤洲和花湖國際機場之間來回穿梭,這里已成花湖國際機場重要的集貨地之一。
通過黃岡城市貨站,今年1至6月,該市5077.79噸黃岡好物產在花湖國際機場搭乘飛機出山出口,是去年同期的2倍。
4月30日,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產業園揭牌,鄂州將深化與武漢、黃石、黃岡等地的協同合作,共建“鄂東跨境電商走廊”。
7月10日清晨6時58分,順豐航空O36941航班從花湖國際機場飛往拉薩貢嘎機場,“鄂州⇄拉薩”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至此,除臺灣、澳門特區外,花湖國際機場的國內貨運航線已開通59條,實現省級行政區域全覆蓋。
數智技術在這里盡展身手
單就機場建設而言,花湖國際機場已成智慧機場建設的標桿。推動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一個全球智慧航空物流標桿正在誕生。
夯實“智慧口岸”數字底座。2024年6月5日,鄂州花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平臺正式上線,平臺打通機場、航司、海關、民航等多方數據壁壘,實現了機場航班查詢、出口運單全程追蹤管理、集貨補貼申報等多項功能,實現了11個重要物流節點信息共享。
打造湖北航空客貨“雙樞紐”,推動花湖國際機場打造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2024年6月18日,機場北貨站正式啟用,智慧的物流體系正在迭代,“中國效率”的數據正在刷新。
打造高效物流通道。花湖國際機場北貨站對接武漢海關監管輔助系統,創新運用出口貨物“自動運抵”模式,實現通關“秒放行”,打造進口生鮮“極速”通道。如,挪威三文魚尚在運輸途中,報關數據已提前抵達目的站系統。
激活物流鏈條效能。“E轉全球”空空中轉業務,以創新模式打通全球物流鏈條的“任督二脈”。“一單直轉”“機下直轉”等16種靈活方案,實現了貨物在不同運單、航司及貨站間高效“換乘”。花湖國際機場已作出承諾,在機場的國際中轉航班最短銜接時間(MCT)為拆板6小時、整板4小時。
智慧技術創造新速度。今年5月21日,一輛從廣州花都而來的轉關貨車,滿載著15.8噸跨境電商貨物順利通過花湖國際機場北貨運區智能卡口。當晚11點半,這批貨物將搭乘YG9041航班從花湖國際機場起飛前往菲律賓克拉克,這意味著首票“廣州花都⇄鄂州”跨關區電子關鎖業務測試取得圓滿成功。
電子關鎖技術已納入海關總署“十四五”智慧海關建設重點項目,它替代了傳統物理關鎖,實現全程“無接觸”監控。花湖國際機場北貨站采用這項智慧物流新技術,使單板查驗時間從1至2分鐘減至20秒/板。
6月18日,恰逢花湖國際機場北貨站正式啟用運營一周年。一年來,該貨站累計保障航班4500余架次,貨郵吞吐量突破16萬噸,單日進出港峰值達1042噸;實現口岸貨物吞吐2.09萬噸,空空中轉貨量1.27萬噸。
建設“空中絲路”的重要節點,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今年1至6月,花湖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達24.9萬噸,較2024年同期增長261%;保障國際/地區航班近6500架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33%。
投運3年來,花湖國際機場累計貨郵吞吐量突破200萬噸,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了全球供應鏈體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