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城鄉融合的峒山答卷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25-7-22 20:28
來自: 鄂州融媒
字號: 打印 查看: 103

盛夏時節,走進長港鎮峒山村,但見青磚黛瓦的村居錯落有致,“四好農村路”如玉帶纏繞山野,稻田上空無人機盤旋飛舞,小組驛站里老人孩童笑語盈盈。12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峒山,這里還是一座普通村落;12年后,它已蛻變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開創了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

數字見證巨變:截至2024年底,峒山村集體收入躍升至502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增長72%,污水收集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開。

繪好一張圖

城鄉共榮啟新程

2009年,作為鄂州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點,峒山村率先打破“城市歸城市、鄉村歸鄉村”的傳統規劃思維,科學編制《鄂州市峒山旅游新社區總體規劃》,統籌規劃城鄉道路、供水、供電、信息、垃圾污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把城鄉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圍繞“人、地、錢、技”等關鍵要素落子布局。

俯瞰峒山古村落

在這張藍圖里,既有38公里“四好農村路”串聯起的旅游精品線路,也有主港輔港18公里清淤工程構建的水系網絡;既有600余畝農田電網改造的“電力動脈”,也有70余盞太陽能路燈照亮的“夜間經絡”。村里將紅色文化與生態資源深度融合,修繕歷史建筑,保護古樹老屋,讓青磚白墻的古村落與綠水青山相映成趣。

規劃不是寫在紙上的空想,而是落在地上的實踐。沿著“節約集約、綠色發展”的路徑,峒山村7800余畝土地實現有序流轉,污水管網通達968戶農家,既保留了傳統村落肌理,又為現代農業發展騰出空間。曾經紙上勾勒的旅游圖景,如今化作稻香咖啡館飄散的醇香、老時光記憶館留住的鄉愁、現代化鄉愁學堂瑯瑯的書聲、棲客露營基地絡繹不絕的游客。2021年以來實施的百余項工程,最終凝結成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生態農業現代化示范基地、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首批鄉村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村等數十塊金字招牌。

下好一盤棋

要素流動破壁壘

土地、資金、人才,這些曾經制約鄉村發展的“老大難”,在峒山村被盤活成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金鑰匙”。峒山村創新實行“黨總支+村委會+公司”三管合一模式,將分散的土地、資金、勞動力整合成發展合力。

高標準農田

“過去種地靠天吃飯,現在流轉土地當股東。”村民陳學波算起經濟賬:將土地流轉給生態農業基地,每年不僅有租金,還能在基地打工賺工資,年底還有分紅。這種“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讓土地煥發新生,如今,峒山村22個生態農業基地年產值達1.8億元,帶動300余戶村民增收。

人才要素的流動更顯智慧。通過“引育用”三管齊下,峒山村既引進高校團隊開發黑水虻養殖等新技術,又培養本土“領頭雁”隊伍,還組建涵蓋老教師、老干部、老軍人、老黨員、老模范等“五老”和新鄉人、歸鄉人、原鄉人等“三鄉”人才信息庫。武漢傳媒學院在此培訓新媒體人才,讓峒山棲客、峒山老姐、美麗峒山等抖音賬號成為農文旅推廣新渠道;與多所高校共建的研學基地,每年吸引數萬名師生開展社會實踐。浙江考察歸來的村干部帶回民宿建設經驗;藍焰生物質能源公司的車間里,華中科技大學的科技成果正將秸稈轉化為生物質氣。

峒山人牢記囑托,用開放胸懷擁抱要素流動。當高校研學團隊穿梭于鄉間小道,當返鄉青年在稻香咖啡館調制手沖咖啡,城鄉人才的雙向奔赴正在重塑鄉村發展基因。

織密一張網

治理創新惠民生

因著涼不適,54歲的峒山村村民陳加強在村衛生室輸液。“小病在家門口就能看,用城鄉居民醫保賬戶結算,兩天下來醫藥費不到50元。”在陳加強看來,這個覆蓋全村乃至全市的便捷醫療服務網絡,正是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生動縮影。

一體化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完善,全面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這是當地探索出的民生改善“峒山密碼”——通過“戶分類、組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實現生活垃圾100%無害化;通過“廁所革命”建成12座生態公廁,實現旱廁全拆除;通過網格化管理,將環境整治等任務細化到人;實現公路鄉鎮通達率、村內道路硬化率、通戶道路硬化率“三個100%”;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班額”全部化解;推進村級醫療服務點全覆蓋,打造農村群眾15分鐘醫療服務圈……

峒山古村落一角

大力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峒山村也不忘留住鄉愁:30余棟老宅“修舊如舊”,6棵古樹掛牌保護,紫竹堂的窗欞守望歲月靜好……峒山古村余韻不減、煥發新顏。

峒山村城鄉共榮的圖景,正是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生動注腳——當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鄉村完全能夠走出一條產業振興、城鄉互補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峒山的實踐深刻啟示我們,鄉村振興不是要抹平差異,而是要在保留鄉愁記憶的同時,讓村民過上現代化的幸福生活。這,或許正是城鄉融合發展的要義所在。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光山县| 昂仁县| 韩城市| 缙云县| 汤原县| 陇川县| 临夏县| 鄂托克前旗| 武鸣县| 湄潭县| 荣成市| 余姚市| 德庆县| 建昌县| 曲水县| 吉木萨尔县| 阿瓦提县| 丹阳市| 定陶县| 威远县| 玛多县| 固始县| 崇左市| 邢台县| 康乐县| 菏泽市| 贡觉县| 湘潭县| 三河市| 衡阳县| 景洪市| 咸宁市| 宜春市| 沙坪坝区| 湘潭市| 景德镇市| 葫芦岛市| 仲巴县| 黄陵县|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