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產值幾千萬元的一個小廠,到年營業收入突破400億元的行業頭部企業,億緯荊門基地僅用了13年時間。其迅速成長裂變的背后,是行業發展帶來的機遇,是企業成千上萬名科研人員對科技創新的孜孜追求,更是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政府職能部門服務人員不知疲倦的“奔跑”……
從年產值幾千萬元的一個小廠,成長為擁有12個廠區、18個工廠,年營業收入突破400億元的企業,億緯荊門基地僅用了13年時間。同時,億緯鋰能還帶動科達利、恩捷等上下游企業落戶荊門,形成了“電池材料—電芯制造—廢舊電池梯級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
億緯鋰能 資料圖
億緯荊門基地的成長裂變,帶動荊門工業經濟大發展,讓鋰電產業成為荊門的一張靚麗名片。2024年,荊門躋身全國鋰電產業特色城市前三強,“華中鋰電之都”招牌熠熠生輝。
從單品冠軍到全場景平臺
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是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在荊門注冊的子公司,于2012年落戶荊門高新區。
2015年,億緯動力正式布局動力儲能這個萬億級大市場,推出圓柱三元電池、動力儲能電池。2021年,公司推出兼具安全性和經濟性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及磷酸鐵鋰圓柱電池。2022年,公司又推出大鐵鋰電池、鋰金屬二次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產品新技術。
由此,億緯動力步入快速成長期,產能呈現幾何級增長。
正在建設中的億緯鋰能標準工廠 記者 張彩云 通訊員 汪琪 攝
鋰原電池自2016年起連續9年銷售額及出口額位列國內第一,2023年圓柱電池出貨量位列全球前四、國內第一。
動力電池已進入國際一流車企供應鏈,與梅賽德斯奔馳、德國寶馬、現代起亞、小鵬、長安等開展深度合作。2024年,億緯動力電池國內裝機量排名前五,其中重型商用車電池國內裝機量排名第二。
儲能電池廣泛應用在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通信儲能和船舶儲能等領域,和海創思博、AESI、Warsila、林洋儲能等國內外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2024年儲能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二。
歷經多年高質量發展,億緯動力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場景鋰電池平臺企業,致力于“以全場景鋰電池方案,加速萬物互聯”,構建起從材料、電芯、BMS到系統的全體系研發平臺。
6000余名人才專家勇攀科技高峰
“對于億緯動力來說,研發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整個行業的推動引擎!眱|緯鋰能荊門研究院鐵鋰研究所所長譚明勝介紹。
10多年來,億緯鋰能始終堅持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董事長劉金成博士帶領80多名博士領銜6000余名人才及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堅守在鋰電池研發工作一線。截至目前,億緯鋰能已累計申請1萬余項專利,先后5次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并參與100項動力電池相關行業標準編制。僅在2024年,億緯動力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15項省級以上榮譽。
億緯動力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
科技創新道路上并不總是一帆風順。四年前,在開發某款戰略級電池產品的關鍵階段,項目因電池循環壽命技術瓶頸而停滯數月。為了攻克這一行業性難題,譚明勝團隊推翻了原有的材料體系,從電機重構的技術入手,并通過跨學科合作、結合仿真力學物理的維度來梳理清楚機理,難題最終迎刃而解。
目前,該研發團隊正開啟新一輪技術攻堅——高比能超充產品研發,并取得可喜成果。
2024年12月10日,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正式投產,行業內首個量產的600Ah+大電芯震撼面世。
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一期投產儀式啟動現場 資料圖
億緯鋰能MB56大鐵鋰電芯是60GWh超級工廠生產的主要產品,這款電池擁有628Ah的超高容量,能量高達2.009kWh,并且具有超長循環壽命,能夠滿足工商業儲能場景需求,也是在行業內率先量產的超大容量鐵鋰電池。
儲能業務是億緯鋰能的重要增長點,億緯鋰能與國內外客戶建立了廣泛的聯系與合作,隨著MB56大鐵鋰電芯的量產交付,億緯鋰能儲能業務也將邁上新的臺階。
助力發展彰顯“奔跑”本色
在服務企業過程中,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政府職能部門不斷展現“奔跑”本色,派駐專班駐點,堅持在一線為企業紓困解難。
2021年,億緯鋰能在荊門規劃建設六七八九區,征地范圍涉及到附近三個社區,荊門高新區·掇刀區主要領導現場辦公,僅用48天就完成了近1600畝土地征遷的任務。同年8月初,荊門高新區·掇刀區遭遇新一輪新冠疫情,億緯同時上馬7個工廠,全區上下“打傘干活”,抗疫、發展兩不誤,一個月拼出2000畝的凈地交付億緯。
億緯鋰能六、七、八、九區73GWh工廠投產暨“60GWh超級工廠”動工儀式舉行 圖片來源:億緯鋰能
2023年2月,億緯鋰能六七八九區正式投產,產能達到152GWh,荊門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動力儲能電池制造基地。2024年12月10日,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一期正式投產。
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 周宗國 攝
在對鏈上企業的招引方面,荊門高新區·掇刀區也是不遺余力。
科達利是億緯動力的結構件供應商,此前雖有意來荊門建廠,但一直沒有下定決心。隨著億緯荊門基地產能越來越大,招商人員登門拜訪次數增多,對方最終被荊門的誠意打動,投資10億元建設荊門新能源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
如今,在荊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內,以億緯為鏈主企業,帶動了恩捷和科達利等34家鋰電上下游企業落戶荊門,形成了“電池材料—電芯制造—廢舊電池梯級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未來,這里將建設數字化物流系統,企業“隔墻供應”將成現實。
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2024年億緯鋰能提出CREATE碳中和行動計劃,承諾203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40年實現核心價值鏈碳中和。
面向數字化驅動的可持續未來,億緯鋰能正以“讓世界充滿前進的能量”為愿景,依托“全球制造、全球合作、全球服務”能力體系,攜手價值鏈合作伙伴,在綠色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