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兆林
通訊員 張恒瑞 羅雨
“有證了,趕緊辦理抵押貸款手續,擴建廠房,上生產線。”6月5日,接過南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曉飛送上門來的不動產權登記證書,湖北綠水動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水藥業”)總經理熊全喜急不可耐地布置工作。
這一個紅本本兒,他苦苦等了14年。
2011年,綠水藥業通過招商引資落戶南漳縣,在取得工業用地和施工許可后,開始建設廠房。
誰知到了2014年,因鄭萬高鐵規劃線路要途經廠區,綠水藥業需要調整規劃“讓路”高鐵。彼時,廠房已開建,一旦停工,損失巨大,熊全喜決定邊建邊等。
鄭萬高鐵規劃設計復雜,綠水藥業廠區規劃也跟著幾易其稿,用地邊界直至2020年才確定,而廠房早在2016年已建成投產。實際建設與規劃許可不符,廠房無法通過工程竣工驗收和消防安全驗收,也就無法辦理不動產權登記。
“這么多年,因沒有不動產權登記證書無法抵押貸款,幾次想擴產提能都未能如愿。”熊全喜擔心,問題越拖越久,解決越來越難。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南漳縣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主動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針對企業、群眾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解決。
“在全縣范圍內,和綠水藥業一樣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廠房共計5萬平方米,制約企業發展。”南漳縣紀委監委派出第三紀檢監察組負責人楊飛說。
先從綠水藥業破題。南漳縣紀委監委將該問題納入“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清單”重點督辦,組織南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等部門逐條逐項制定解決辦法——
實際建設與規劃不符,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專班對廠房現狀進行補充核實;
沒有質量監督報告,由企業聘請第三方對廠房結構安全進行鑒定;
項目資料沒有上網,無法進行線上驗收,縣住建局牽頭組織開展線下質量驗收和消防驗收;
不動產登記中心組織專班進駐企業,集中受理材料、并聯審核……
隨著一個個堵點被打通,歷時80余天,熊全喜領到了不動產權登記證書。
從解決一件事,到解決一類事。南漳縣以此為契機修訂《歷史遺留問題不動產登記操作指南》,明確“容缺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服務標準。
2021年12月,湖北硅步實業有限公司法拍競得一處廠房,將其中一棟爛尾冷庫改造成生產車間,因實際用途與前期規劃不符,且前期資料遺失缺失,導致無法辦理不動產權登記。
6月24日,南漳縣發改、住建等部門精準攻堅,8900平方米的“問題廠房”有了“身份證”,企業將廠房抵押貸款800余萬元用于生產線技改提能。
截至目前,南漳縣5萬平方米的“問題廠房”已全部盤活,3家企業領取不動產權登記證書,打開了制約企業發展腳步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