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隨州日報通訊員 劉澤君 張玉國)
近年來,隨縣高城鎮立足特色農業重點區功能定位,圍繞中藥材優勢產業,積極探索將黨建活力轉化為產業實力的有效路徑,完善組織體系,全力打造“中藥材特色小鎮”,讓一株株“草木”成長為富民強鎮的“搖錢樹”。
三方協同結碩果 藥材變成“金疙瘩”
通過鎮村合作公司與龍頭企業深度融合,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企業作為“龍頭”對接市場銷售、示范種植,聯合高校研發藥茶包等產品,兼顧出口與內銷,提高產品附加值;合作公司與合作社作為“龍身”銜接企業與農戶,提供服務、帶動種植;農戶作為“龍尾”廣泛參與種植。
三方協同下,不斷釋放疊加效應,全鎮高標準打造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基地52處,帶動600余戶農戶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中藥材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藥”匙。
據統計,2024年,全鎮中藥材產業出口額達3312.25萬美元,其中棗杞根枳茶為主的“食藥同源”產品單項出口創匯884萬美元,交出亮眼成績單。
黨建引領聚合力 鏈起產業“朋友圈”
高城鎮黨委牽頭,整合中藥材產業12個相關村(居)、2家涉農部門、2家金融機構、10余家上下游市場主體,組建高城鎮中藥材產業鏈示范區聯合黨委,構建起以“1+X+N”架構的開放式功能型組織體系。
鎮黨委研究討論并制定出臺中藥材產業相關政策文件,持續優化中藥材小鎮建設社會環境。政府引導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助力鏈上企業技術創新、平臺搭建,引進“科技副總”,進行技術攻關,幫助企業開展科技咨詢、產品開發、問題診斷,多次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開展鏈上企業用工和人才需求雙向排摸,多次舉辦中藥材領域交流會,鏈接科研院所與高校資源,統籌成員單位資源,整合技能培訓、政策扶持、人才引進等優勢,積極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凝聚人才。
提質擴面拓新局 藥香飄向“大市場”
該鎮深耕中藥材產業新業態,在大橋村、新屋村打造集種植、加工、展銷、觀光、科普于一體的產業示范園;整合20個現有交易點,投資636萬元建設1800平方米多功能商貿服務綜合體,涵蓋農貿市場、中藥材交易中心等功能,讓產銷對接更順暢。
截至目前,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500畝,培育專業合作社7家、規模企業3家,新增2家加工企業,全產業鏈年產值近10億元,2024年獲評省級“一村一品”示范鎮。
下一步,高城鎮將聚焦“增量提質延鏈”,推進道地藥材及射干、白蘞等品種標準化規模化種植;深化與高校合作,建設中藥材GAP標準化示范基地,提升產品質量與產量。通過招商引資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做強精深加工,開發高端產品,打響“炎帝神農”區域公用品牌,讓道地藥材走向全國大市場。同時,推動中醫藥與康養、旅游產業融合,催生中醫藥康養、文化旅游等新業態,讓中藥材產業在鄉村振興中持續煥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