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荊州方特的夜空綻放楚辭與煙花共舞的光影,當武漢兩江四岸的樓宇披上楚韻霞光,當巴黎埃菲爾鐵塔下的戰國袍與千年紋飾隔空對話——一場關于楚文化的浪漫盛宴,正跨越三千年時光,在這個金秋與世界撞個滿懷。
最新的官方消息,2025年9月20日,第二屆楚文化節將在湖北荊州方特東方神畫主題樂園盛大啟幕。
第二屆楚文化節以“讓世界看見楚文化”為主題,把楚人的浪漫從考古報告里的青銅器、簡牘上的文字,變成了可感、可觸、可參與的生活圖景。這浪漫,藏在鳳鳥展翅的舞美里,融在鐘磬和鳴的旋律中,寫在國際友人驚嘆的目光間,更刻在荊州這座古城生生不息的文脈里。
楚人的浪漫
是刻在骨子里的“向美而生”
你見過兩千多年前的“時尚頂流”嗎?荊州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織繡品,每一根絲線都藏著楚人的審美密碼——朱紅如火焰、玄黑似夜空、鎏金若星辰,經緯交織間,把長江的靈動、鳳凰的祥瑞都繡進了衣袂。這次楚文化節將專門推出織繡品特展,兩件即將首次亮相的文物,讓世人得以窺見先秦“絲綢寶庫”的璀璨。更讓人驚艷的是,國際時尚博主穿著復原的戰國袍,在巴黎埃菲爾鐵塔、紐約時代廣場、埃及金字塔前打卡,古老楚服與世界地標同框,瞬間打破時空壁壘。原來楚人的時尚,從來不是塵封的古董,而是能穿越千年的潮流。

開幕式的舞臺更是把這份“美”做到了極致。據官方劇透,一個以鳳凰為核心意象的舞臺舒展如羽翼,楚漆器的赤紅、青銅器的鎏金鋪滿視野,大屏上飄逸的鳳羽仿佛要飛出畫面。當楚國漆奩上的人物車馬出行圖在舞臺“活”過來,戰國貴族駕著馬車緩緩駛過,觀眾仿佛瞬間穿越到郢都街頭;蟾座鳳鳥羽人立于星空之下,楚人“上叩蒼穹”的宇宙浪漫撲面而來;人騎駱駝銅燈點亮時,又讓人想起荊州作為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繁華。更別提原創楚音的鐘磬和鳴,配上主題煙花與無人機表演,屈原的詩句在夜空流轉,李白、杜甫的荊州詠嘆與現代光影交織,這場視聽盛宴,定會將楚人的浪漫寫滿天際。

楚人的浪漫
是藏在器物里的“精神密碼”
有人說,楚文化是“帶著野性的文明”,既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堅韌,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這次楚文化節上,這些精神都將化作可觸摸的展品與表演。暖場環節的楚式迎賓禮,揖讓、沃盥、入座間,盡顯華夏禮儀的溫度;原創楚舞《楚漆姿色》把漆器工藝跳成靈動的肢體語言,戰國袍時裝秀《錦繡山河》讓古絲綢的光澤在模特身上流轉,每一針每一線都是楚人匠心的傳承。
更令人動容的是那些“穿越時空的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熊召政、荊州籍演員曾黎、張翰等“長江文化守望者”走上舞臺,講述楚人敢為人先的故事——從屈原上下求索的家國情懷,到楚簡《九九術》里最早乘法口訣的智慧;從越王勾踐劍的鋒芒,到楚墓竹簡里記載的先秦典籍。10月舉辦的“荊州新發現戰國秦漢簡牘與中華歷史文明”學術活動,國內頂級學者齊聚,解讀“荊州簡”里的文明密碼。這些簡牘,就像三千年前的“圖書館”,記錄著楚人的思想與智慧,如今通過學術研討與紀錄片《楚簡越千年》,讓更多人讀懂楚文化何以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根脈。

圖為張家山漢簡
楚人的浪漫
是不分國界的“文明共鳴”
這次楚文化節最讓人驚喜的,莫過于“國際范兒”與“楚味兒”的完美融合。30多個國家的近70名外賓齊聚荊州,十多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駐華大使接過城市鑰匙,13國的國際青年代表從這里開啟“長江行”。他們將走進荊州博物館,親眼見證中國先秦時期的“絲綢寶庫”;逛沙市大賽巷,在早酒、米圓子的煙火氣里感受市井浪漫;甚至穿上戰國袍,跟著非遺傳承人學楚繡、唱楚辭。
最熱鬧的當屬“拉美和加勒比聯隊”與荊州“沙超聯隊”的足球友誼賽。綠茵場上,不同膚色的球員一起奔跑傳球,賽后大家一起品荊州魚糕、聊楚文化,足球將成為最好的“肢體語言”。楚人的浪漫里有對生活的熱愛、對文明的尊重,這和拉美人的熱情不謀而合。當楚地的鐘磬聲與拉美的桑巴節奏偶然交織,我們突然明白:真正的浪漫,從來都是跨越國界的文明共鳴。

圖為荊州魚糕
楚人的浪漫
是融入日常的“人間煙火”
對荊州人來說,楚文化不是遙不可及的歷史,而是家門口的熱鬧、舌尖上的味道、公園里的演出。國慶期間,楚文化創新藝術聯展、紅色經典交響音樂會、荊州花鼓戲展演將會輪番登場,所有演出免費開放,社區里的文藝輕騎兵帶著楚歌楚舞走進街巷,老人孩子都能湊個熱鬧。荊州古城、張居正故居延長開放時間,博物館推出夜游活動,晚上逛古城、看文物,成了市民新的休閑方式。

圖為荊州古城
早市上,熱干面、糯米包油條的香氣里,說不定能聽到老人用方言講屈原的故事;荊街上,穿漢服的姑娘提著燈籠夜游,與古城墻的燈光相映成趣;“最美戰國袍旅拍季”里,市民朋友穿上楚服打卡,把家鄉的文化穿在身上。更別說“楚商回鄉”活動帶來的熱鬧,200多位企業家共話發展,招商項目簽約落地,文化節不僅讓大家“玩得嗨”,更讓荊州的經濟“活起來”。這種把文化融入煙火日常、讓市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浪漫,才是最動人的“楚味兒”。
有人問,楚人的浪漫到底是什么?
是鳳鳥展翅的瑰麗想象,是鐘磬和鳴的悠揚韻律,是簡牘里的千年智慧,是國際友人眼中的驚艷,更是荊州人嘴邊的一句“走,去逛楚文化節”的親切。
從馬山楚墓的織繡到紐約大屏的海報,從紀南古城的鐘鼓到拉美球場的笑聲,楚人的浪漫從來不是靜止的文物,而是流動的文明,是能跨越時空、連接世界的力量。
這個金秋,荊州,將以楚文化節為媒,把三千年的浪漫講給世界聽。
當你站在荊州古城墻上,看無人機表演畫出屈原的詩句,聽楚音在夜空回蕩,或許會突然懂了:
楚人的浪漫,是對文明的敬畏,是對生活的熱愛,是永遠相信——古老的文化,總能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芒。而這份浪漫,屬于荊州,屬于湖北,更屬于每一個熱愛中華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