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工科技自主研發的3.2T光模塊光引擎,全球領先。
湖北日報評論員 常少華
9月26日上午,華工科技股價開盤觸及100.89元,市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湖北省首家A股千億市值企業。
在中國資本市場,千億市值公司約占上市公司總數的3%;在全球,千億市值企業可以躋身“世界市值1000強”。
這是一個極具標志性的事件,標定著華工科技的規模量級、盈利能力、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達到了新的高度,更向市場、行業乃至整個經濟傳遞了一些信號。
千億估值,反映的不僅是資本市場對華工科技當前業績的認可,更是對其未來增長潛力的信心。這離不開華工科技領先的技術布局。
近兩年,生成式AI大模型的爆發,正帶動光模塊需求激增。2019年,以激光產業起家的華工科技決定進軍光模塊領域。在當時看來,這還是一場充滿未知的跨界冒險。6年過去,華工科技的1.6T光模塊已問世,3.2T CPO技術已全球首發。今年上半年,華工科技營收同比增長44.66%,其中光模塊業務同比增長124%,占總營收的49.1%。這些亮眼成績,都意味著光通信板塊已成為華工科技絕對的增長引擎。如今,華工科技已從一個以激光產業為主的企業,轉型成為全球光通信領軍企業。
告別傳統制造企業的舊標簽,逐漸發展成為AI算力基礎設施平臺企業,華工科技這一步走得清晰而堅定,本質上是基于對未來十年AI算力浪潮的深刻洞察進行的一場前瞻性、系統性戰略重構。而光通信業務所迎來的歷史性爆發,也離不開華工科技26年來專注深耕技術創新的長期積累。
企業如何在一個新興領域從跟跑走向引領,并不會一蹴而就,華工科技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范本。在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中,科技企業唯有堅持創新才能穿越周期,唯有堅持長期主義才能構建可持續的競爭力,超越“價格戰”和無意義的內卷,專注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打造,才能在全球激烈的科技競爭格局中保持領先。
華工科技的市值突破,證明了華中地區有能力培育并留住世界級的科技企業,折射出湖北地區科技創新的巨大潛力,更是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縮影。面向未來,它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將能為這片創新開放的沃土,吸引來更多的人才、資本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