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馮袁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10月2日,黃鶴樓前詩意濃,長沙游客陳靜身著漢服,與“詩仙”悠然對句。扮相飄逸的“李白”朗聲起句,周圍頓時響起陣陣掌聲。陳靜興奮地說:“《夢回太白》的小互動很有趣,體驗了一把與李太白對詩,仿佛跨越了千年時空。”
10月1日,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黃鶴樓入圍2025年國慶假期首日全國景區熱度前十。登臨蛇山之巔,黃鶴樓飛檐斗拱間洋溢著節日的歡騰。
今年“五一”亮相便驚艷四方的戶外演藝《鳳舞九天》再度登場,靈動的舞姿與鏗鏘的樂音,領舞“鳳頭”騰躍而起,身后舞者隨之盤旋聚散,衣袖翻飛間與黃鶴樓飛檐翹角交相輝映。“太美了,動作很有感染力,我腦中不自覺地回響起了李白的詩句‘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看過表演的廣東游客趙先生點贊。
黃鶴樓前上演春晚同款演出《鳳舞九天》 (通訊員 李璇 攝)
與此同時,主樓之上,忽聞清亮笛音——《黃鶴樓中吹玉笛》節目以快閃形式驚喜登場,扮做文人墨客、宮廷樂師的演員們與游客“偶遇”,清亮笛音回蕩在樓閣之間。來自上海的退休音樂教師王先生聽得入神:“在歷史名樓上聽笛聲,音樂與建筑產生了奇妙的共鳴。歷史中的文人雅集,與現實中的游人如織,在這一刻重疊。”
黃鶴樓《夢回太白》對詩互動吸引小朋友踴躍參與。 (通訊員李璇 攝)
黃鶴樓主樓內,游客可偶遇《黃鶴樓中吹玉笛》快閃活動。 (通訊員李璇 攝)
夜幕降臨時,黃鶴樓披上流光紅裝,“點亮中國紅·鶴舞慶雙節”活動將節日氛圍推向高潮。武漢天使合唱團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引發全場共鳴,游客手中的國旗匯成紅色海洋。西廣場上,一輪巨型的“中國紅月亮”藝術裝置成為焦點,游人紛紛駐足,在這獨特的景致前留下與家國同框的珍貴影像。“這個活動特別有儀式感,更是將一顆愛國的種子,悄悄種在了孩子心里。”前來體驗的游客劉女士說。

夜幕降臨,黃鶴樓披上“中國紅” (通訊員 李博攝)
與黃鶴樓隔長江相望的古琴臺景區,同期舉辦了系列文化活動。
9月30日至10月6日,“古琴和盛世·知音聚江城”國慶雅集暨2025知音文化周在武漢古琴臺舉行,多位知名學者深入解讀古琴藝術與知音精神,帶領游客領略“高山流水”的思想深度與藝術魅力。
“在知音故事的發生地聽古琴講座,還偶遇了來自華科、華師的大師,免費蹭了一場文化課。下午還聽了各地琴社的音樂會,在這里待上一整天都不夠。”10月2日,來自西安的大學生小余認真做著筆記。
活動期間推出的“古韻雅行”沉浸式漢服換裝游園活動及“四雅”體驗活動,也吸引眾多游客參與。在古琴臺園林勝境中換裝漢服,參與焚香、點茶、掛畫、插花等傳統雅事,感受穿越時空的文化魅力。
兩江游船上,游客與“岳家軍”互動。(通訊員郭毅 攝)
江面上,“黃鶴樓號”游船流光溢彩。“哇!這不是岳飛大將軍嗎?”游客驚喜地談論著。英姿颯爽、身披盔甲的“岳飛”及其麾下“岳家軍”扮演者正列隊等候,隨后帶領游客前往招募處立投名狀,繼而步入二樓觀賞《滿江紅·岳飛在武漢》沉浸式情景劇。劇情演繹到岳飛“國破山河在”的壯志豪情時,掌聲陣陣,叫好不絕,并自發跟著演員復誦全詩,仿佛帶領觀眾穿越回南宋歲月,體驗了一場愛國情懷與現代演繹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
秋月盈盈,桂香滿城。在黃鶴樓的見證下,在古琴臺的琴韻中,在長江的波濤里,武漢正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創新的文化表達,為每一位到訪者營造著難忘的詩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