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盧雯)初秋微風穿堂過,隨州鐵路小學高年級教室里的電視屏幕剛剛暗下去,《紅樓夢》的片尾曲余韻猶在,孩子們眼中還漾著大觀園的波光瀲滟,隨州鐵路小學青年語文骨干教師盧雯趁熱打鐵開展了"最愛紅樓人物"專題活動,讓這場跨越三百年的相遇繼續生發芬芳。
“為你喜愛的角色制作一份手抄報。"話音未落,教室里便綻開了創意的花朵。雷子驍筆下的黛玉和寶玉坐在橋邊桃花樹下看《西廂記》,輕輕撿起桃花,真可謂共讀西廂句,同收落地紅,情藏落瓣中。
寫作課上,盧老師讓孩子們寫寫《紅樓夢》中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楊祥駿寫給黛玉:“林姑娘,看了紅樓夢后,我對你有了新的認知,你敏感細心,天真率直,悟性極強,才情高絕!陳嘉軒卻對探春情有獨鐘:“你的才干,容貌比其他人高出太多,令我喜歡和敬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孩子們在文字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鳴,那些紅樓人物不再是紙上的符號,而成了他們的朋友、知己,甚至是一部分的自己。
夕陽西下,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仍熱烈討論著,眼中閃著思考的光芒。他們從紅樓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或許這就是文化傳承的奧秘----讓三百年前的月光照亮今人的心靈,讓今天的少年為古老故事注入新的生命。在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中,孩子們長大了,經典也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