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打好5A創建攻堅戰 ——炎帝文化旅游區創“5A”系列報道之三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張 琴 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削桐為琴,練絲為弦”,開創中華樂器的先河;2400多年前,曾侯乙編鐘以最恢宏的方式,造就先秦禮樂文明的巔峰之作。跨越時空的聯動,是中華文明在隨州這片土地上傳承發展的生動例證。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鐘情隨州,沉醉歷史,徜徉山水。如今,一場厚積薄發、破繭成蝶的5A創建攻堅戰,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光彩,一個耳目一新的“炎帝文化旅游區”正敞開懷抱,熱情迎接四海賓朋。 創則必成的決心—— 這是“擰成一股繩”的“大合唱” 中國的旅游景區評級體系中,5A代表著最高標準和最佳體驗。從4A到5A,一個數字的變化,反映的是一個地區旅游質的飛躍,激發的是“一業帶百業”的活力。作為國家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隨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星羅棋布的旅游資源中,炎帝神農、曾侯乙編鐘兩張世界級文化名片,承載著隨州文化旅游的“根”和“魂”。推動炎帝文化旅游區創建5A級景區,是全市人民多年的夙愿、共同的心愿。 近年來,我市把創5A納入全市重點工作高位推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親自推動落實,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打響了一場“創則必成、創則必優”的攻堅戰。 組建5A創建工作專班,抽調精干力量集中辦公,明確時間節點,限期完成任務。建立“市級領導月調度、專班領導周調度、責任單位日推進”機制,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指標不達標不放過。 各有關地方和部門各司其職、協同作戰,白+黑、5+2,搶晴天、戰雨天、斗夜間,聚焦難點、打通堵點、消除痛點,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戰斗精神,讓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讓“藍圖”照進“現實”。 這是一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沖刺,一次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用非常之功的奔赴,將金色文化名片擦得更亮,助隨州文旅展翅騰飛。 創則必優的匠心—— 這是創新賦能的“破圈”生長 “走,到隨博打卡去!”剛剛過去不久的國慶長假,隨州文旅有了“新晉頂流”,改造升級后的隨州博物館憑實力出圈,日均游客突破1.3萬人次,榮登“全國百強熱門博物館市級館”第12位。炎帝神農景區全面“上新”:在連山驛聽一曲古箏、品一盞香茗,在“爺爺不放假”營地吃一頓自助燒烤、享受親子時光,在商業街喝一杯神農本草飲、買一份“炎之有禮”文創,《炎黃聯盟》情景劇、煙花表演、主題燈光秀……層出不窮的變化讓游客直呼“沒想到”,國慶期間10萬人次奔赴“嘗鮮”。 5A創建的過程,是推動文化資源“活”起來的過程,是讓優秀傳統文化“火”起來的實踐。“新”,是其“精髓”所在。 全新的文化表達——“尋跡炎帝神農”科技秀動劇場、“穿越青銅紀·遇見曾侯乙”VR體驗,刷爆朋友圈。科技賦能,將典籍里的文字、傳說中的場景轉化為可感知、可互動的體驗,讓傳統文化走進大眾生活。 全新的業態場景——神農谷里親子營地,集燒烤、露營、咖啡、閱讀、游樂、科普于一體,為家庭游客打造多元化休閑互動場景;日中街內文創品牌、漢服體驗、特色餐飲與手作工坊,重現“日中為市”盛況;博物館廣場古風文博市集,在煙火氣中觸摸歷史溫度。“一站式”滿足“吃喝玩樂購”需求,越來越多“流量”沉淀為“留量”。 全新的游覽布局——高標準建設的炎帝大道慢行系統,猶如一條“文化走廊”,不僅將謁祖祈福區、遺址游覽區、文物展示區緊密相連,也串聯起從新石器時代炎帝農耕文明到先秦時期青銅禮樂文明的千年脈絡。“礪石開元”“烈山陶韻”“古鑄金聲”三個驛站分布在這條“時光隧道”上,融入陶藝、青銅編鐘制作等業態,“文化+觀光+體驗”讓游客放慢腳步。 全面煥新升級的還有文旅設施、管理服務、發展理念……不僅帶動著炎帝文化旅游區的“涅槃重生”,也以“一輪明月”的閃耀引領著隨州文旅產業升級。 初心不改為民心—— 這是“主客共享”的生動實踐 10月19日,一場風雨中的馬拉松,數萬隨州市民熱情奔赴,讓遠道而來的跑者感受一座城的溫暖。一位廣東跑友在朋友圈寫下:“跑過這條穿越古今的賽道,我才明白,隨州有的不只是厚重的歷史,更是讓歷史活起來的溫度。” 猶如血脈覺醒,隨著5A創建深入推進,越來越多市民成為了千年文脈的傳承者和文旅融合的實踐者,也自覺當起了城市形象的建設者和代言人。 在隨縣,50多個景城一體項目相繼實施,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品質提升、文旅配套優化,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現在無論走到哪兒都干凈整潔,房前屋后的花兒開得正艷,簡直跟逛景區沒什么區別!”厲山鎮紅星社區居民鄧義森嘖嘖稱贊。 在曾都區南郊街道擂鼓墩社區,主動干、比著干,居民共建共創熱情高漲。“景點就在家門口,咱得把家收拾漂亮,好迎接游客!”七組居民張家志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全新的環境和旅游生態,美了生活,也激起了“創業熱”,不少人籌劃著開農家樂、小茶館、文創店......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隨州這座“寶藏”城市,以全新的面貌詮釋著文旅融合的獨特魅力。“到隨州,領略歷史厚重,感受現代活力與人文溫度!”社交媒體上,隨州自媒體達人們用文字、圖片、視頻記錄著家鄉變化,向世界發出盛情邀請。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