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新聞網通訊員 晏學明
門診保障“廣覆蓋”,日常看病少負擔
針對居民日常門診需求,曾都醫保政策精準發力,讓小病就醫更省心。居民門診統籌不設起付標準,在一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政策范圍內費用醫保基金直接報銷50%,每年最高可報銷350元;其中,在衛生室(所、站)每日報銷限額30元,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附屬醫院)每日限額50元,未達限額按實際費用結算,貼合基層就醫習慣。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兩病”門診用藥同樣零起付,政策范圍內費用報銷50%,高血壓每年最高報450元、糖尿病最高報500元,同時患病最高可報550元,有效減輕慢性病長期用藥壓力。此外,門診慢特病覆蓋惡性腫瘤、慢性腎功能衰竭等37個病種,報銷比例最高達80%,如器官移植抗排異治療報銷80%且無需復審,腦癱、生長激素缺乏癥等兒童相關病種還按年齡設定保障期限,為重病患者筑牢“健康防線”。
住院與大病“雙兜底”,高額醫療有依靠
為化解住院及大病醫療風險,曾都醫保健全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層保障體系。市域內住院按醫院等級設定起付線,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200元、二級500元、三級900元,且年度內多次住院每次起付線遞減200元(最低不低于200元);甲類費用報銷比例最高90%(一級及以下機構),乙類費用先自付10%后按甲類比例報銷,年度基本醫保基金最高可支付15萬元。大病保險作為補充,對經基本醫保報銷后的門診慢特病、特殊藥品、住院費用(門診統籌、“兩病”除外)分段報銷:1.2萬元至3萬元報60%,3萬元至10萬元報65%,10萬元以上報75%,年度最高報35萬元。針對城鄉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群體,實行大病保險起付線減半、報銷比例提高5%、取消最高支付限額的政策,切實兜牢困難群眾醫療保障底線。
特殊需求“全響應”,醫保服務更暖心
曾都醫保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特殊需求,提供個性化保障服務。異地就醫方面,異地安置退休、長期居住、常駐工作人員可實行告知承諾制備案,備案后可享受與本地一致的報銷政策;異地轉診人員住院起付線1500元,報銷比例在市域內基礎上降10%,臨時外出就醫人員起付線同為1500元,報銷比例降20%,解決“異地看病報銷難”問題。居民生育保險待遇全面升級,產前檢查費及先兆流產、流(引)產門診費用納入門診統籌,不受日限額限制;住院分娩及孕產婦并發癥、合并癥等住院費用,直接參照居民醫保住院政策報銷,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同時,針對參保身份變化人群,參保年度內由職工醫保轉居民醫保的,3個月內繳費可即時享受待遇,3個月后繳費待遇等待期3個月,確保醫保保障“不斷檔”,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醫保政策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