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勝利路社區的一場“逆向流動”發布會,正悄然改寫基層治理的敘事邏輯。
當政策解讀從行政會議室搬進社區廣場,當領導用“大白話”替代文件語,這場“新聞發布到基層”的實踐,不僅打破了傳統政策傳導的“最后一公里”梗阻,更構建起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零距離”對話通道。
▲天朗氣清襄陽城
革新模式
筑牢基層根基
“領導們說的都是‘大白話’,百姓聽得懂;記者們問的都是‘心里話’,大家心里暖。這樣的發布會我們愿意來,要多開!”在勝利路社區,“嬰幼兒托育服務進社區”新聞發布會現場,居民梁娟聽到自己告訴記者的疑問被當場提出、得到解答,心里格外高興。
新聞發布工作,是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關鍵抓手”。如何將政策解讀與基層實際緊密結合,用群眾聽得懂的“家常話”替代生硬的“文件語”,讓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精準抵達“最后一米”,是實現“新聞發布到基層”的核心問題。
一直以來,全市宣傳系統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關切,精心策劃重要選題,把新聞發布廳搬到“家門口”,把“麥克風”傳遞到基層群眾手中,推動政策文本實現從抽象概念到具體實踐的轉化。
1月23日,2025年襄陽市“春風行動”新聞發布會邀請縣(市、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保障企業用工、助力就業的具體舉措,用“接地氣”的語言,精準為各界市民答疑釋惑;7月17日,老河口市“踐行‘一線工作法’助力民營企業新發展”新聞發布會走進湖北吶博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精準傳遞惠企紓困政策,讓企業全面了解解決用工、融資、物流等方面難題的務實舉措;8月5日,襄州區“麗明泵站項目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走進張灣街道漢江社區,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重點民生工作推進情況,及時回應居民訴求……
革新模式,提升質效,做到“群眾關心什么,就主動發布什么”。今年以來,全市共舉辦新聞發布會37場,各縣(市、區)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20場,營造了群眾廣泛了解、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進一步筑牢基層根基。
提升能力
破解瓶頸問題
“發布人您好!我是襄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此次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擔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否對相關問題的潛在風險建立追溯和應對機制?”在全市“新聞發布到基層”現場推進會培訓環節,各縣(市、區)宣傳部新聞股長依次登臺,融入新聞發言人和媒體記者,完成了一次緊張的“實戰演練”。
基層干部“不敢說、不會說”,是制約“新聞發布到基層”的重要瓶頸問題。邀請專家開展演練教學,通過角色扮演、模仿政府新聞發布,用“理論+模擬”的方式教授方法、積累經驗,是本次推進會的一次重要創新,也是全市宣傳系統堅持學用結合,重點強化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提升新聞發布工作實戰實效的一個縮影。
提升層級,領導示范。近年來,市政府新聞辦積極策劃選題,聚焦民生實事、重大政策、重要活動,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政府領導和45家市直職能部門一把手和縣(市、區)長參加新聞發布會,充分發揮領導示范帶動作用。
訓練結合,鍛造隊伍。各地各部門采取“專題輔導+實戰演練”的方式,定期開展政策培訓、話術演練,顯著提升市、縣兩級新聞發布人員綜合素養。
2025年,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以專題培訓、以會代訓、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提升新聞發布組織和策劃能力,并提級參加襄陽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縣級新聞發布質效和規范化水平穩步提升。
“這種‘實戰+培訓’的方式,讓我們深受啟發,為我們拓寬黨群溝通渠道、應對輿情風險提供了科學方法。”老河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輝表示,會后將進一步優化培訓方式,選拔政治素質高、表達能力強、熟悉基層情況的干部充實發布隊伍,更好地讓權威聲音直抵人心。
強化聯動
增強傳播效果
活動現場,記者發現,除了參會參訓的各地各部門新聞工作負責人,來自中新社、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荊楚網等中省媒體記者也齊聚現場。
黨委政府通過新聞發布制度,主動發布權威信息,或解讀政策舉措,或回應社會關切,或釋放重要信號,起到聯系群眾、凝聚共識的橋梁作用。為進一步發揮新聞發布的重要作用,全市宣傳系統積極強化聯動配合,實行多渠道立體化傳播,提升新聞發布的影響力水平。
借網聚勢,拓寬渠道。近年來,我市采取“省、市、縣媒體聯動傳播+拆條短視頻”的形式對新聞發布會進行廣泛傳播,并實現重大主題常態化直播,不斷提高新聞發布會回應群眾關切時效、新聞傳播質效。
多級協作,壯大聲勢。中宣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中,將新聞發布會開進工廠車間,向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60多名記者現場展示高端科技產品和產業發展成果,深入挖掘重要新聞選題素材,在各級平臺刊發報道近200篇,有效擴大了襄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試乘高鐵·活力襄荊”活動中以新聞發布會形式向媒體記者介紹全市相關部門為襄荊高鐵正式運營開展的工作準備,為媒體深入采訪提供豐富素材和信息支撐,相關話題全網點擊量突破千萬。
模式聯動,形成閉環。打破“單向灌輸”模式,采用“發布+互動”“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通過現場答疑、短視頻拆條、圖文海報等多元形式,提升發布的吸引力和傳播力;同時建立“事前調研、事中互動、事后反饋”的閉環機制,發布前深入基層摸排群眾需求,發布中及時回應現場提問,發布后跟蹤了解群眾知曉度、滿意度,根據反饋優化后續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組織好襄陽市‘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10場系列新聞發布會,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讓新聞發布真正成為‘黨心連民心’的橋梁、‘賦能治理’的抓手,為襄陽奮力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凝聚更強合力。”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