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技術,是支撐人工智能訓練、科學計算、數字社會運行的核心基礎設施。近年來,湖北持續加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打造國內外一流的產業生態,加快建設“世界存儲之都”。
前不久,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 Xtacking晶棧4.0架構,榮獲了未來內存與存儲峰會“最具創新存儲技術獎”。具有高密度、高傳輸速率、高能效等優勢,各項關鍵技術指標領先行業水平。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 霍宗亮:晶棧架構是我們獨創的架構,一方面我可以提高它的存儲密度,與此同時我們的研發周期、規模上量的速度以及良率提升的速度會很快,走出了一條中國的閃存新路徑。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場景對存儲設備的綜合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過去,全球半導體存儲器市場長期由國外企業壟斷。瞄準市場需求,湖北一方面鼓勵企業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一方面加速產業配套,今年還在武漢光谷啟動了存儲器產業創新街區建設,以長江存儲為鏈主企業,已吸引60余家產業鏈企業落戶。
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裁 陳俊:通過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共同推進存儲產業全鏈條生態建設,共建安全高效開放的存儲產業生態,將武漢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存儲產業高地。
產業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產學研的高度協同。立足于存儲和算力芯片的先進封裝技術,湖北江城實驗室從技術研發、中試服務、人才培養、產業投資等多方面,為半導體領域的科技型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同時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落地中長期項目貸款等舉措,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加速落地轉化,形成了科產融合的良性循環。
湖北江城實驗室副主任 姜玉麗:我們將繼續完善平臺功能,加快二期建設,為創新成果提供可靠性驗證和產業化接口。布局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資本支持體系,為資源落地提供全生態服務。
作為湖北光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一環,目前,湖北集成電路產業已經構建了從材料、設備到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條,向著“世界存儲之都”加速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