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概況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江金權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建議》。黨的二十大確定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十五五”時期是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系統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分階段有步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是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新變化、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的需要,是適應我國發展階段性要求、深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意義重大。
《建議》的起草是在黨中央領導下進行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親自擘畫、全程指導、把脈定向,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文件起草組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堅持正確方向,站穩人民立場,注重把握大勢,加強戰略謀劃,尤其是在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凝聚共識上下足了功夫。
《建議》共有15個部分、61條,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闡述“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板塊從第三部分到第十四部分為分論,分領域部署了“十五五”時期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第三板塊由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組成,主要部署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等任務。全會召開期間,與會同志對《建議》討論熱烈,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認為,《建議》是我們黨歷史上又一個重要綱領性文獻,指導方針科學精準,發展目標清晰明確,任務舉措求真務實,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