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全“周一見”:隨州市文帝學校食堂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 走進每周一的“安全時刻”,揭秘校園餐背后的硬核守護
隨州新聞網訊(通訊員李嬌)“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隨州市文帝學校,食堂不僅是師生們品味美食的地方,更是守護健康的重要陣地。為將食品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校后勤食堂建立起一套常態化、制度化、精細化的每周安全培訓機制,于每周一開展一場雷打不動的“安全必修課”,為校園餐飲安全筑起堅實防線。
每周一晚,食堂全體人員齊聚,開展針對性極強的安全預演。培訓內容聚焦三大核心:一是復盤上周“病歷”,通過圖文展示與案例分析,指出安全隱患與操作疏漏,要求責任人現場說明,確保問題“不過周”;二是部署本周重點,結合季節變化、食譜安排及上級要求,進行前瞻預警;三是固化安全“肌肉記憶”,反復強化“五常法”等規范,讓標準操作成為本能。
食堂負責人余主管在培訓中直指問題,毫不回避。食堂毛經理強調:“安全是‘1’,沒有安全,一切歸零。每周培訓就是要讓‘安全第一’成為每位員工的本能反應。”隨著季節更替,培訓內容也動態調整,如秋冬時節重點防范流感和加強消毒,實現“天氣預報”式前置管理。
制度是安全的基石。文帝學校食堂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檢自查與報告制度》等規范。所有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集中培訓,并建立培訓檔案,做到過程可溯、責任可查。
持之以恒的周一培訓,已逐漸沉淀為食堂特有的安全文化。一位老廚師坦言:“起初覺得每周培訓繁瑣,現在不培訓反而不踏實。”他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負責”,每鍋菜必測中心溫度,確保達到70℃以上。另有員工在消防演練后表示:“親手操作滅火器,心里更踏實。”這種文化轉變,是周一培訓最寶貴的成果。今年十月,食堂相關人員參加 2025 年 “湖北工匠杯”全省市場監管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模擬場景中展現了扎實的風險防控與綜合管理能力。
安全落實于細節。從分池清洗各類食材,到加工過程嚴防交叉污染,再到烹飪燒熟煮透、餐具嚴格消毒,文帝學校食堂將安全貫穿于每一個環節。員工深知,他們的雙手關系數千師生的健康。
每周一的安全培訓,寓意著全體員工以清醒的頭腦和飽滿的狀態開啟新一周的工作。隨州市文帝學校后勤食堂始終堅信:安全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他們以每周的“安全之約”,守護校園每一餐,讓幸福“食”光,從一份安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