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紹
近年來,隨州市氣象局黨組把青年干部教育引領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持續打造“漢東氣象講壇”學習品牌,將修好理論學習、黨性鍛煉、基層實踐“三門課”融入青年干部教育實踐全過程,有效激發青年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鍛造出一支信仰堅定、方向明確、本領過硬的新時代氣象青年鐵軍。
二、主要做法
(一)上好理論“鑄魂課”,筑牢信仰之基。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青年干部的首課、主課、必修課,緊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組織實施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培訓計劃和青年理論學習提升工程,構建“專家導學、領導帶學、小組研學”三位一體學習機制,引導青年干部在紛繁復雜形勢面前保持定力、堅定立場,旗幟鮮明講政治。一是專家導學把方向。聚焦黨中央最新理論成果與青年干部學習需求,定期邀請黨校教授、業務專家進行專題輔導,切實增進青年干部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做到真懂真信。二是領導帶學促深化。由黨組班子成員擔任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輔導員,指導年輕干部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解決政策執行、業務研究中的實際問題,確保真學真用。三是小組研學重實效。打造“氣象青年說”微課堂,定期開展主題宣講、交流研討,引導年輕干部在互學互鑒中提升學習效果,實現真踐真悟。
(二)上好黨性“修身課”,把穩方向之舵。深入開展“四色教育”,將黨性原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強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一是紅色信念教育凝心鑄魂。充分利用新四軍第五師舊址等隨州本地紅色資源,組織年輕干部開展“弘揚三大精神、錘煉過硬作風、激勵擔當作為”專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聆聽革命故事,重溫入黨誓詞,汲取精神力量,感悟思想偉力。二是橙色警示教育檢視自省。打造“隨氣‘青’廉”工程,舉辦“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廉潔故事分享會,讓青年在分享中感悟歷史清官、革命領袖清廉力量。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學習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讓青年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三是金色榜樣教育示范引領。樹立“五最模范”、三對模范氣象夫妻典型、“三牛”氣象團隊和一個“強基工程示范單位”的“5331”學習標桿,開設《學榜樣之“樣”》專欄,將先進典型事跡張榜公示,積極營造愛崗敬業、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四是藍色文化教育涵養底蘊。秉承“觀云測天、服務社會”的宗旨,將“忠誠為民、精準及時、創新奉獻”的氣象優良傳統,深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通過舉辦主題演講、深入基層科普宣講,以及抗旱救災、森林防火等專項志愿服務,引導黨員干部傳承民族精神風骨,升華思想境界。
(三)上好實踐“賦能課”,強化擔當之能。以“干部素質提升年”為契機,緊扣“六大行動”,著力打造實踐鍛煉平臺,通過“三能”并舉淬煉過硬業務本領。一是扎根基層蓄能。實施“青年干部下基層”計劃,新入職干部須到縣級局或基層臺站輪崗鍛煉不少于半年。青年干部通過深入預報服務、裝備保障、災害調查等“風雨雷電”一線,在實戰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夯實成長根基。二是業務導師強能。構建“雙過硬導師+個性化培養”機制。選拔政治立場堅定、業務水平一流、工作富有特色的業務骨干,每人對口指導1至2名新入職青年,針對青年性格特點與專業短板,“一對一”定制培養方案。三是練兵比武提能。廣泛開展“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系列活動,激勵青年職工聚焦建功支點建設在干中學、在賽中學,“青年突擊隊”在防汛抗旱、重大活動保障服務中沖鋒在前的服務事跡2次被央視鏡頭記錄,贏得廣泛贊譽。
三、成效啟示
(一)構建“理論鑄魂——黨性修身——實踐賦能”三維融合培養體系。以理論研學“三位一體”機制打破學用壁壘,通過“專家導學、領導帶學、小組研學”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向業務實戰能力轉化;以紅、橙、金、藍“四色教育”破解黨性修養空泛化困境,將黨性要求轉化為可觸可感的信仰坐標,實現價值認同從情感共鳴到行為自覺的升華;以實踐淬煉“三能并舉”路徑消除人崗隔閡,依托“蓄能、強能、提能”全鏈條培養,推動青年干部能力與使命同頻共振。
(二)青年干部在不同崗位建功立業,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基礎業務全省領跑,預報準確率多年穩居前列,暴雨預警等多項訂正技巧全省第一;科研成果碩果累累,申報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1項、發表核心論文7篇、軟件著作權1項、優秀業務成果登記3項,1項獲湖北省氣象2024年度氣象科技成果“優秀”評價;導師制助力4名“85”后晉升副高級工程師,青年骨干全面擔綱核心業務主力軍。
(三)以“趨利避害”雙輪驅動提升服務效能與社會評價。“趨利”賦能:深挖氣候資源,助隨州創“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氣候康養旅居地”氣候標志;打造湖北省香菇氣象服務中心惠及近30萬香菇從業者;為華潤、華能等企業提供風(光伏)資源評估、風功率預測服務,增加產值近億元;打造全省首個氣象研學項目為大洪山創造新經濟點超千萬元。“避害”護航:建設中國氣象局長江中下游野外暴雨試驗(大洪山)基地,提升預報預警水平;全域布設“天氣盒”實現“一張圖”精準防汛調度;對重大活動提供“一場一策”精細化服務,獲評“乙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突出貢獻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