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閱讀
如何發展醫育、醫養結合服務:
“十五五”時期是提升托育、養老服務質量的關鍵時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好發展醫育、醫養結合服務的路徑和措施,確保相關工作有序開展。
第一,加強支持措施的部門協同,多渠道擴大有效供給。加強發展改革、財政、教育、民政、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醫保、中醫藥、疾控、藥監等部門協同配合,加強統籌規劃、組織協調,完善支持性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在市縣區域內持續發展普惠性醫育、醫養結合服務,不斷滿足居民基礎性、兜底性服務需求。探索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積極作用。
第二,組建多方參與的協作服務網絡。推動區域內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作為成員單位,加強資源共享、業務協作,構建上下貫通、高效協同的服務網絡。其中,疾控機構指導托育、養老機構建立疾病預防控制制度,加強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宣傳培訓。婦幼保健機構加強托育機構嬰幼兒常見病、多發病防控措施宣傳,定期開展巡診巡查,為兒童提供全面系統的健康服務。中醫醫院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發揮技術支撐作用,承擔急危重癥救治、轉診等服務;鶎俞t療衛生機構發揮日常健康指導作用,承擔慢性病管理、轉診銜接、醫療康復護理等職責。托育機構、養老機構根據相關標準規范開展服務。
第三,建立責任明晰的運行管理機制。根據當地實際和工作需要,可探索組建緊密型聯合體、相對獨立的業務協作網等,以不同形式開展醫育、醫養結合服務。根據不同組建形式,明確責任分工,細化牽頭單位、成員單位權責清單,探索適宜的運行管理機制。醫療機構直接舉辦托育或養老機構的,按照隸屬關系加強運行管理,確保服務良好、運行安全。
第四,與醫聯體建設共同推進。發揮醫聯體醫療資源優勢,將醫育、醫養結合服務與醫聯體建設共同推進,建立上級醫院醫生、護士定期到有關機構下沉服務機制,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做好成員單位之間的疑難會診、上門巡診、健康管理、業務交流、人員培訓等工作,做好醫療與托育、養老服務的有序銜接,為兒童、老人提供優質安全高效健康服務。
第五,筑牢服務安全底線。健全多部門協調聯動機制,規范各部門的監管職責、監管形式和監管頻次等,形成全流程監管合力。依法對實體運行的醫育、醫養結合機構實行行政審批或備案,建立健全信息公示、質量評估制度,把好入門關和服務關。(據《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建議>學習輔導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