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漢交會的主題變了。以往四年的主題“智聯世界·貨通天下”,變成了“智聯世界·貿通天下”。
“‘貨’變‘貿’,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漢交會從傳統商品集散,向商品、服務、數字三大貿易體系協同發展的全面升級。”漢口北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漢交會的“貿”涵蓋了商品貿易、數字貿易、服務貿易三大領域。
去年的漢交會吸引了35個國家的外交使節及商協會負責人參加,促成貿易合作金額超1500億元。今年規模更勝以往,展覽總面積達19萬平方米,預計迎來50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節與商協會代表,超3000家中外企業共覓商機。
以會引商、以展促貿、以貿促產。漢交會從一個區域性商品交易會,慢慢升級為匯聚中外名優新品的“世界超市”,又蛻變為“買全球、賣全球”的開放型貿易平臺。

漢交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過去我們聚焦‘貨’的流通,現在更注重‘貿’的體系”
11月20日,黃陂區漢口北國際貿易城人頭攢動,展館內,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正用多國語言推介商品,西班牙火腿展臺前圍滿品嘗的市民,未來產業演示區吸引眾多專業采購商駐足。
“過去我們聚焦‘貨’的流通,現在更注重‘貿’的體系——從供應鏈到消費端的全鏈路服務能力,從線下展銷到線上撮合的全場景數字平臺。”漢口北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今年主展區參展企業達165家,是去年的3倍。其中,外貿優品與創新消費企業占60%,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企業占40%,國際“朋友圈”逐年擴大。來自歐洲、拉美、非洲等多國的駐華大使親自站臺,化身“好物推薦官”,推動本國產品進入中部市場。

漢交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這款生姜飲品在多米尼克很受歡迎,我知道武漢夏季炎熱,你們可以多飲用這類產品。”多米尼克駐華大使馬丁·查爾斯(Martin Charles)介紹。
現場,來自西班牙的伊挑火腿運營專家拉斐爾·迪亞斯·魯伊斯(Rafael Diaz Ruiz)從肥美的火腿上切下一塊薄片遞給參會者品嘗。他說,今年9月,伊挑火腿已正式進駐武漢部分商超,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選購正宗西班牙風味。首月銷售成績讓拉斐爾切身感受到湖北市場的蓬勃活力,也堅定了進一步合作的信心:“希望借助漢交會尋求合作伙伴,開拓華中區域市場。”
“看到阿根廷和其他拉美國家的優質產品進入中國中部市場,這讓我很驕傲。”阿根廷駐華大使馬致遠(Marcelo Suárez Salvia)稱,武漢地理位置十分便利,從這里可以將產品銷往中國各地。
現場,一位印尼商會代表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漢交會,計劃將湖北的小龍蝦、楚茶等特色商品帶回家鄉。”

漢交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漢交會的經貿交流活動越來越多”
在漢交會鮮花展區,AI數字人主播正流利地推介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花束。不遠處,一場“人機拉花大賽”已在咖啡展區準備就緒,咖啡師將與機械臂同臺競技。在服裝展區,透明直播間里,主播流利地解說著漢派服裝特性,進行海外線上直播。
漢口北集團負責人說,本屆漢交會聚焦“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外貿優品與創新消費”兩大板塊。
“我們推出‘線上漢交會’平臺,實現展商在線展示、采購商云端采購、AI智能撮合、云上逛展四大功能。”漢口北集團有關負責人打開手機上的“線上漢交會”小程序,供應商、采購商需求信息一應俱全,點擊“云上展廳”,不同展區的各類產品陳列清晰,參展企業的聯系方式就留在下方,對接方便。

漢交會現場。通訊員供圖
去年,華中數控通過漢交會找到了海外合作伙伴;今年,更多企業希望借助漢交會這一平臺,對接全球資源,探索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賽道。一位參展商坦言:“我們來這里不光是為了賣貨,而是‘找機遇’。”
在咖啡展區,靈犀咖啡商務經理李嘉欣告訴記者,“我們的智能咖啡機在武漢落地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目前,咖啡機已收到來自東南亞、歐洲、美洲的采購意向,正通過漢交會平臺走向全球市場。
本次漢交會期間,武漢國際供應鏈對接會、數字貿易暨跨境電商產業對接會、等五場高規格的會展活動將一一舉辦。
“漢交會的經貿交流活動也越來越多,我們不光希望參展企業能夠現場采購到心儀的商品,也希望他們能交到朋友、獲取最新的商貿信息,”漢口北集團有關負責人說,“我們準備了近百場活動,包括專業的論壇、采購對接會、洽談會、行業標準研討會等。”
此外,黃陂區也同步推出“以會興業、以會聚才、以會促消、以會交友”系列舉措,聯動木蘭系景區、奧特萊斯、酒店等資源,憑參展證件可享門票減免、購物折扣等優惠,把市場展區與景點、酒店、奧特萊斯串起來,讓參展企業能“來”,也能“留”。
(長江日報記者郝天嬌 通訊員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