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鐘克波、通訊員裴可軍報道:7月6日,記者在海拔1055米的大洪山風景區的寶珠峰慈恩寺二期工程施工現場,發現一“怪”現象,偌大的工地,聽不見放炮聲,看不到大型機械施工,工人們正用傳統的施工方式操作,生怕損壞了山頂上的“千年古井”。
”千年古井“的泉眼為黃龍池,位于寶珠峰中央。據《大洪山志》記載,唐中興時期的公元826年,慈忍大師開山建靈峰寺,黃龍池被開挖成井,是僧眾們惟一飲用水源;上世紀60年代初,湖北廣電總臺在這里建廣播發射臺,黃龍池也是發射臺職工們重要的飲用及生活水源。
據介紹,黃龍池水清澈甘冽,歷經數千年而不干涸。去年七月,北京大學教授王貴祥考察認為,黃龍池經年不枯,與山頂地下水保護良好有關。由于黃龍池的地下水通道沒有被破壞,所以地下水全部聚集到黃龍池,形成經年不干的井眼。這個論斷令大洪山景區人沉思良久,因為五年前大洪山一個叫“南泉”的井,就因附近大動土木致地下水通道被破壞而干涸。
“南泉”悲劇決不能重演。2009年,慈恩寺建設在規劃階段,大洪山風景區管委會首先將黃龍池保護納入到規劃中;2010年慈恩寺動工建設,更是明確規定,山上不準放炮,不準動用大型施工機械。如在為金頂打地基時,景區專門從浙江請來20多人的專業施工隊,用斧鑿鋸割的方式施工。
大洪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劉澤富介紹,金頂及大悲閣施工期間采用傳統方式施工,雖然多用了300多萬元的施工成本,但是讓“千年古井”得到保護,保證了旅游可持續發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