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芝(公元1219—1276年),字祥甫,祖籍汴州(今河南開封)。徙應山(今湖北廣水市),又徙隨(今湖北隨州市曾都區)。李家十二世同居一堂,忠信節義,代代善武,人稱“義門李氏”公元1234年,金朝滅亡,襄、漢一帶遭受戰亂,李家又徙居隨州。
1、善謀善戰
據傳,李庭芝出生時,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靈芝,鄉人聚觀,連連稱奇,認為是生男的祥兆,庭芝由是命名。少年時,他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天分,“日能誦數千言,幣智識恒出長老之上。李庭芝18歲時,王曼任隨州長官。他貪婪殘暴,跋扈專制,弄得當地民不聊生,百姓痛恨至極,他的部下對他也十分不滿,都在暗中策劃造反。李庭芝敏感地看出隨州必將會有場大亂,于是便向叔父們建議到德州避難,叔父們雖然不相信他的話,但是考慮到家族的安危,便勉強同意了。果然不出庭芝所料,他們剛離開還不到十日,王曼的部下便發動了叛亂,隨州百姓慘遭噩運,死傷無數。從此,李庭芝的名氣就更大了。
嘉熙末年(公元1240年),蒙軍大舉南下,南宋的長江沿線防務十分緊急。已中鄉舉的庭芝面對危局尋思:如今國家有難,大丈夫應當以死報國,怎么還能夠安心呆在書房里讀書呢?于是他毅然放棄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機會,來到荊州,投奔當時赫赫有名的罕帥孟珙帳下,向其獻策,并請求奮身效命。此時,四川告警,孟珙便任命庭芝代理施州(今湖北恩施)建始縣的知縣。庭芝一上任,就加強軍務建設,訓導農民演習軍事,選舉精壯之士與官軍一齊訓練。一年之后,具備了較強的戰斗力。夔州路軍帥見此狀況,非常贊賞,立即將這一方法推廣到其所轄縣郡實施。
淳佑初年(公元1241年),庭芝離任,不久就考中了進土,被委振到盂珙帳中主管機要文字;孟珙死后,留下遺囑推舉賈似道代替自己,并且把庭芝推薦給賈似道。庭芝為了感激孟珙當年的知遇之恩,親自護送其靈柩安葬于興國(今屬江西),而且不顧眾人的挽留,當即辭官還鄉,為孟珙執喪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