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頭銀發,一臉笑容,平和而剛健,89歲的李寶光“老大姐”來到隨州,精神抖擻地參加了炎帝神農拜祖大典、名家論壇,還興致勃勃地考察隨州的旅游文化資源,訪玉龍溫泉,登大洪山。
“當代隨州研究炎帝神農、紀念炎帝神農,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地級市,隨州關于炎帝神農文化的研究、開發、紀念活動,做得更好了,規模大,水平高,效果好!”接受專訪,李寶光同志回顧了當代隨州炎帝神農文化開發的歷程,大為感慨,她說:“地級市的力量更大,做得更有影響!”
李寶光同志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隊伍,解放后歷任全國婦聯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河南省委副書記兼鄭州市委第一書記,退休后協助儒將蕭克組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擔任常務副會長、常務顧問,以退休之年推動炎黃文化研究開發,已20多個春秋。
李寶光同志這是第二次到隨州。兩次到隨州都是參加炎帝神農紀念活動。她說:“炎帝神農是人文始祖,他與黃帝軒轅都是華夏文明的源頭。炎帝神農起于烈山,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隨州責無旁貸地扛起了炎帝神農文化這面大旗,扛得好,扛得有影響,有意義。”
“現在今非昔比,隨州從縣級市發展為地級市,城市富有生機活力;炎帝神農紀念活動、文化研討,由市級重視到省級重視,到國家級領導參加,影響是越來越大了!崩顚毠馔倦m年已八旬有九,仍思維敏捷,思路清晰,她說,“參加尋根節,看到恢宏的場面、井然的秩序、弘揚始祖文化的演藝、拜謁活動我很感動,尋根節的水平和影響,已遠遠超出隨州,超出了湖北!
李寶光同志繼續著她的思路,侃侃而談:這次尋根節,海內外來了那么多的人,臺灣來了10多位退役將軍,美洲、歐洲、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派了代表,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不遠千里萬里,來到隨州。為的是什么,是烈山拜祖。同一個祖先,同一種文化源流,息息相關,榮辱相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與血脈,高高揚起炎帝神農文化的旗幟,有利于民族情感的溝通與凝結。
(責任編輯:隨網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