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許享紅 徐斌
參加辛卯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開幕式暨拜祖大典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次日在考察大洪山間隙,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談了“尋根”的話題。
“尋根是一種經濟文化的創意。”厲無畏說,“文化開發利用要突破一個觀念問題,不要認為文化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是對立的,只要通過好的創意,就可以把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
作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還有一個身份——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厲無畏長期從事產業經濟、數量經濟和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學術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威望。特別是在創意產業理論研究領域,被譽為“中國創意產業之父”。
厲無畏說,如果你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有一個可愛可敬的形象,就可以與市場對接了,市場接受了,大眾就接受了。例如,張家界演繹民間故事“劉海砍樵”的音樂歌舞劇《天門狐仙》、開封根據《清明上河圖》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都非常成功,文化得到了傳承,文化資源也得到了保護和光大,同時也帶來了經濟效應的放大。
“歷史文化開發需要大膽創新,甚至‘無中生有’。”厲無畏說,“比如,中國有很多地方有‘龍城’之稱,但是江蘇常州能夠抓住‘龍城’來做文章,他們建恐龍園,江蘇沒有恐龍啊,于是他們以恐龍為主題,打造了一個融博物、科普、娛樂、休閑及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游樂園。”
厲無畏十分看好炎帝神農文化的開發利用前景,他建議隨州乃至湖北,將農耕文化文章做足做大。他說炎帝神農文化極具開發利用的價值和空間,炎帝神農有八大歷史功績,有很多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的地方,比如神農嘗百草,隨州乃至湖北,可以打好“中醫中藥”組合牌,可以與現代中醫藥產業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尋根節后,要持續開發利用,尋根不是目的,尋根是尋文化的“根”,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弘揚炎帝神農文化,讓文化枝繁葉茂,促進經濟大樹參天、叢林繁茂。
(責任編輯:隨網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