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隋朝時期“漢東大郡”隨州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12-6-8 21:38

字號: 打印 查看: 3574
隋朝時期“漢東大郡”隨州


第三節   地方吏治及人文活動
    一、地方吏治的清與濁
  自隋至唐326年間,隨州地方官刺史(郡守)有姓名可查的近50人,他們之中政績顯著、流芳后世者寥若晨星。隋文帝時,隴西人辛彥之曾任京官國子祭酒、禮部尚書,后出任隨州刺史。這位外放大員在隨州為官一任,據說曾施“惠政”一方,具體事例多不見記載,唯有不進奉珍寶珠玩的佳話流傳后代。
  隋朝立國不久,官場即滋生腐敗,地方州郡長官為討得皇上歡心和施恩,竭盡全力搜括民財以進奉,其中大多數人“多貢珍玩”于朝廷。當時只有辛彥之與眾不同,他摒棄珠寶,所進貢的不過是“供祭之物”,真可謂眾官皆濁而辛氏獨清。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辛彥之因此而得到隋文帝的口頭嘉獎,但他并未因在隨州有惠政而升官,相反,朝廷把他平調至潞州(令屬山西)任刺史《隋書·辛彥之傳》!扒骞佟彪y以升遷并不奇怪,這是因為專制本身就是腐敗的根源,說到底,朝廷其實并不真的喜歡太清廉的官員。
  唐代隨州歷任刺史有政績載入史冊的大致不過二三人。元和年間,隨州刺史李程升任御史中丞、劍南西川行軍司馬,朝廷任命書特別提到:“漢南大郡,(李程)守之五年,頗著良能,宜當選獎!薄栋拙右准肪55《李程行軍司馬制》。至于“頗著良能”的實際內容則語焉不詳。倒是李程之前的李惠登(783—804年任隨州刺史)為父母官20年,“率心為政”治理戰亂后荒殘的隨州,發展生產,為民辦事,“利人者因行之,病人者因去之”,結果“田疇辟,戶口加”,百姓“無不歌謠其能”,朝廷升隨為上州《舊唐書·李惠登傳》。這大致是唐代隨州刺史有作為者最顯著的一例。
  相比較而言,不少的地方官是平庸無為之輩,如開成二年(837年)文宗皇帝察問州郡長官之中有誰無政績,宰相李固言報告“隨州鄭襄無政”。有人很快開脫說,“鄭襄比來守官,亦無敗事”,他們還宣稱,如此“外郡不理”的官員不在少數。比起這類人,更可怕的倒是那些吞噬民脂民膏的貪官污吏。文宗時,新上任的隨州刺史杜師仁,就是一個貪污絹帛3萬匹的大贓官《舊唐書·文宗紀下》。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唐代隨州的吏治同全國一樣,越是后來越腐敗,以致不可收拾。

    二、人文活動
  唐代隨州官方文化不及鄰近諸州,但學校教育和民間文化活動還是相當普及的。唐開國不久,就詔令天下州縣以及鄉置學校,玄宗開元年間,又規定“天下州縣,每鄉之內,各里置一學,仍擇師資,令其教授”!短茣肪35《學!贰_@些敕令當應在隨州得到實施。唐朝還“許百姓任立私學”,所以私人講學在隨州也很有特色。韓愈有《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一詩,記述隨州“鄴侯家多書,架插三萬軸”,諸葛覺慕名前往讀書,“學問得所欲”,韓愈對其寄予厚望:“勉為新詩章,月寄三四幅。”《韓昌黎全集》卷7。)顯然,隨州州、縣、鄉、里當有學校,私家講學也很盛行,這對于提高隨州蕓蕓學子乃至平民百姓的文化素質是有重要意義的。白居易在給好友元稹的信中曾提到,“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仆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仆詩者”。他感嘆“今時俗所重,正在此耳”《白居易集·與元九書》!伴L安抵江西三四千里”隨州當在途中,也是“時俗所重”之處。詩歌在社會底層擁有眾多的傳誦者和欣賞者,反映了唐代包括隨州在內普通百姓的文化素質較高。這一點還可以從隨州百姓以歌謠贊揚良刺史李惠登得到印證。

第四節   隨州的道教與佛教
    一、紫陽道人與李白
  道教在唐代得到特別扶持,玄宗一朝尤其興盛,各地出現了一批著名的道教學者和道士。在隨州,代表人物當屬紫陽先生。
  紫陽道人俗姓胡,隨州人,9歲出家,20歲游衡山,訪尋真人,密修真經,回到隨州后,建餐霞樓,談經修道。所謂“餐霞”,意思是服食朝霞之氣,是道教丹鼎派的一種氣功修煉術。紫陽先生修道,聲名遠播,李白居安陸時,特慕名來隨州,“入神農之故鄉,得胡公之精術”《李太白全集》頁1293,中華書局1977年版。在李白看來,“漢東之國,圣人所出”,但自神農、季梁以后,“無一物可記”,直到出現紫陽先生才算彌補空缺《李太白全集》頁1281,中華書局1977年版。他在餐霞樓《題隨州紫陽先生壁》一文中,把修道與神農聯系起來:“神農好長生,風俗久已成!倍澜绦叛龅恼沁@一“風俗”——長生不死。從李白生動的記述看,紫陽道人煉氣、養生、修道的特點是既渴望長生久視,又享受大自然美的生活情趣。這種“道與古仙合”,天上人間成為一體的追求,正是盛唐士人昂揚精神風貌的一種反映,完全不同于悲觀厭世者的出世思想,這也是盛唐士人最樂于接受的。所以紫陽先生“于神農之里”的修煉,影響遐邇,北至南陽,南及衡山,求仙學道者紛至沓來,據說“稟訓門下者三千余人”,甚至鄰境的地方官也跑來“移風問道”,就連“道門龍鳳”元丹邱也對紫陽“厚禮致屈”,請“傳〓于嵩山”《李太白全集》卷30《漢東紫陽先生碑銘》。
  紫陽先生還是個超凡脫俗的道人。唐代許多道士身在道觀而心迷功名,總企圖走“終南捷徑”,一步跨入仕途。紫陽先生則反其道而行之,他“身揭日月,心飛蓬萊”,朝廷詔令其赴東京太微宮〖ZW(〗《李太白全集·漢東紫陽先生碑銘》載:“天寶初……東京大唐□□宮三請固辭”。按:據《舊唐書·玄宗紀》,天寶二年三月“改西京玄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據此,碑銘所缺二字應是“太微”!糧W)〗,他推辭再三,終因“詔書下責,不得已而行”。太微宮是皇家道宮,紫陽道人入宮仍不愿合流,最終還是“稱疾辭帝”,真正表現了道家仙骨。
  紫陽先生不僅與李白“結神仙交”,還引導李白的“道合”好友元演隱跡仙城山修道。天寶初去世,終年62。李白親撰碑銘,稱“先生含弘光大,不修小節。書不盡妙,郁有崩云之勢;文非夙工,時動雕龍之作。存也,宇宙而無光;歿也,浪化而蟬蛻”。李白還稱“予與紫陽神交,飽餐素論,十得其九。弟子元丹邱等,咸思鸞鳳之羽儀,想珠玉之云氣”,為此“篆石頌德,名揚八區”《李太白全集》頁1433,中華書局1977年版。足見他是隨州一位很有影響的道士。

    二、隨州寺塔的興建與凈業法師
  隋朝建立后,一改北周武帝廢佛的政策,推行佛教治國。在復興佛教的過程中,隨州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下令在隨州等四個州各“立寺一所,建碑頌德”,以紀念楊忠對這些戰略要地的經略《廣弘明集》卷28《(隋文帝)為太祖武元皇帝行幸四處立寺建碑詔》。自隨州建智門寺以后,各地紛紛仿效。據載,自開皇至仁壽年間,全國建造寺廟達3792所《辯證論》卷3。不僅如此,仁壽元年(601年),隋文帝又詔令首先在全國30州內建舍利塔,其中包括隨州智門寺《廣弘明集》卷17《隋國立舍利塔詔》。此后,各地隨之建靈塔111座《續高僧傳》卷12《童真傳》。
  隋文帝以隨州等重要州為立寺建塔的始起之地并非偶然。隨州是立國的濫觴之地,以該州作為佛教的復興之地有著明顯的用心,這就是開國之君把佛教復興與隋朝立國聯系起來,正如隋文帝自己所說“我興由佛”《廣弘明集》卷17《佛德篇·舍利感應記》,而立國后興佛則是要佛“替國行道”。有意思的是,這一目的由隨州建寺塔的舉措表現出來。據《舍利感應記》稱:仁壽元年“隋州于智門寺起塔,掘基得神龜”,龜頭上竟有文字“上大王八十七千萬年”,有人邀功,馬上送往京師,“皇帝親撫視之,入于懷袖,自然馴狎”!稄V弘明集》卷17《佛德篇·舍利感應記》。龜頭之字顯然是有人作偽,但它卻是迎合隋文帝的真實心態,即興佛立寺修塔是為了國家長盛,江山萬代。用智門寺建塔所掘的烏龜來表達這一目的,正反映出隨州在立國、興佛中的特殊地位。
  在隋代佛教興盛之際,隨州出了一名高僧凈業。凈業俗姓史,出家北往,師從佛門領袖、靜影寺慧遠,精研大乘《涅般木經》,攻讀慧遠名著《大乘義章》,“盡其函理”,后來又從曇遷禪師學習“攝論”。凈業從事多面的佛學理論學習和研究,終成一代著名的學問僧。大業四年(608年)他被“召入鴻臚館,教授蕃僧”《續高僧傳》卷12《凈業傳》,又是一位著名的佛學教育家。


(責任編輯:心安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金溪县| 台湾省| 珠海市| 乃东县| 邵阳市| 威信县| 上林县| 常熟市| 遂川县| 体育| 连平县| 大名县| 上饶县| 柯坪县| 东台市| 横峰县| 宜君县| 太原市| 石阡县| 阿坝| 平山县| 海阳市| 湘乡市| 县级市| 乌什县| 江口县| 南宁市| 浏阳市| 自治县| 长丰县| 嘉兴市| 灌云县| 噶尔县| 峨眉山市| 湘乡市| 云林县| 厦门市| 容城县| 德化县|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