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民俗(大洪山地區)
六月六
六月六古為“天賜節”,也傳說為土地生日,那天大洪山人會不吃葷,還不坐門檻,以防長痱子,這一天也接姑娘回娘家吃飯。再就是曬衣服了,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因為這天為龍曬衣日。“五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六日龍曬衣。不給我磨刀雨,別想你龍曬衣。”五月十三如果下了雨,六月六必定是個好晴天,相反, 六月六就要下雨。
七月七
農歷七月初七,古為“七夕”,又稱“七乞節”。傳說這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天白天你看不到一個喜鵲,它們都上了天,為牛郎織女相會搭橋。晚上,大洪山人會出門看銀河,看星星,看牽牛星,織女星,怎樣走到一起。在夜深人靜時,還到花椒樹下,趴在樹蔸上靜聽,據說 還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泣聲。
七月半
七月十五稱七月半,俗稱“鬼節”。
大洪山有“年小月半大”的說法,可見對七月半的重視。
七月半主要是接祖宗回來。七月初九至十二,祖宗們還在家里,十二都要到南天門吃會,到了十五才回來。上南天門時,亡人們要帶洗腳水,所以初九到十二這幾天是必定有雨。
七月十五中午,每家也是弄一大桌子菜,接祖宗們從南天門回來,具體的做法,跟正月十五差不多。
八月中秋
中秋節在大洪山沒有什么特別的講究,也同國人一樣,吃吃月餅,賞賞月。
九九重陽
九月初九,九九為陽數的重疊,為重九,故稱“重陽節”,重陽節現被定為老年節,大洪山人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講究,但人們都知道,也會為老人們做些好吃的。
臘 八
臘月到了,離年關也近了,臘月初八這天,為“臘八”,臘八這天要吃綠豆、花生米等八樣東西熬成的“臘八粥”。
從二十三開始禁嘴,就是不罵人,不說“殺”,不說“死”等不吉利的字,家人決不許吵架。過小年,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是二十四,但在大洪山,姓薛的人是二十三過小年,過去有“君三民四”過小年的說法。薛姓并非為“君”, 這可能與薛仁貴在大洪山活動有關。有的傳說 是薛家作戰有功,皇上封為二十三過年;也有傳說 因薛仁貴二十四日要出征,只得提前一天過小年,以至延續至今天。但外姓還是二十四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祭灶王爺
灶神為“司門菩薩”,又稱灶王爺。它主宰著一家的飲食,掌管一家的禍福財氣。過小年的晚上,要把灶門收拾干凈,灶上也要擦干凈,碗筷要擺放整齊。在灶前點個燈,擺上糖,糕,綠豆等物,再給灶王爺上香,因灶王爺要上天報告,如果告狀說這家廚房里很臟,把米飯倒在了桶里等壞話,第二年上天就要罰他們。所以,敬灶王爺時,必要有糖,糕等食物。糖能使灶王爺嘴甜,讓它上天盡說好話。如果是想說壞話,就用“糕”把嘴糊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神”,這是人們對灶王爺的期待。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二十四掃揚塵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炒瓜子
大洪山有“七不炒,八不鬧,九不上鍋灶”的說法,如果二十七里炒瓜子,喻來年家里會有爭吵,是為不吉。大洪山過年家家戶戶要打豆腐,如果到了年三十你還在打豆腐,別人都會笑話你。
到了三十,早起吃點面條、油條之后,就開始做年飯。做飯之前,主婦們要到鄰居轉一圈,做一種松閑的樣子,為讓來年手閑,心閑;男的則要貼對聯,大門,小門,豬欄,雞籠,有野蜂的蜂箱上也要貼。年飯要早,你比別人的飯早,來年你的秧會比別人的早,谷也會比別人的早黃,辦事也就順暢。吃年飯時先敬祖宗,方法同十五,七月半一樣。敬過祖宗后放鞭炮,然后家人吃飯。吃飯時老人坐上席,斟酒不能說“喝不喝(活)”,只許說“要不要”,不能先離席,吃好后一塊離席,中途不能有人打擾,如果正吃飯時有外人來,第二年必不順,所以大洪山人吃年飯不允許外人進入。有“年飯都吃不安生,來年一定不順”的說法。
吃飯后男的開始備柴,挑水,柴禾要備足,水要挑滿缸。女的則掃地,收拾家務。三十開始禁水,所用過的水不能倒掉,要用桶裝好,過了初三才倒。掃地的垃圾也不能倒掉,裝在筐里,過了初三再倒,水和垃圾都是家里的東西,倒掉了家里會有財氣流失。
晚上,人們會選一個最大的樹蔸子來燒。大洪山有“過年燒個大蔸子,明年殺個大豬子”的說法,也有“三十火,十五燈”的說法,三十火越旺越好,十五的燈越多越好,沒燈的地方也要用燈光照一照。入夜,一家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開始守歲,老人們可以休息,但會拿出瓜子等好吃的招待子孫們,一直到初一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