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讓更多老百姓參與其中,欣賞喜聞樂見的節目,尋根節才能與我們走得更近。”6月3日晚,歡樂神農大巡游時,市民陳德厚看后感慨地說。
今年尋根節,從拜祖大典到文化論壇,從王蒙講座到文化廟會,市民或志愿服務,或參加演出,或聆聽智言,或趕場聽戲,參與性更強了。短短的三天時間,尋根節為隨州市民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視聽的享受
“今年尋根節拜祖大典,樸素而不失莊重,簡短而不失大氣,是一場凝練的視聽享受。”看過后,公務員孟婷道出了內心的感受。
拜祖大典作為尋根節的核心曲目,最受人關注。今年,在中央八條和省六條規定下,尋根節堅持簡約、節儉辦節。節目雖然壓縮了,明星來少了,但是從節目的編排和內容上,都給人以震撼。
尤其是主持人現場解說周共·王德樵及其后人不惜千金、不畏艱險送回炎帝畫像,千里尋根的故事,感動了眾多的炎黃子孫;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這是今年的主題。譚晶一曲《四海一心中國夢》,升華了主題,也唱出了時代的主旋律。
尋根節也是市民的節日,文化廟會搭建了群眾參與的平臺。今年的廟會,三天推出了5場演出,39個節目中有34個節目由老百姓自編自導自演。而神農花車大巡游,成為廟會一個“引爆點”。11輛花車和9個方陣700多人的巡游隊伍,浩浩蕩蕩走在大街上,特色旅游文化展示配上舞獅、舞龍等傳統表演,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駐足觀看。
“最民族的就是最國際的,打造最本土的農民狂歡廟會。”湖南衛視的資深導演、本屆廟會總導演王諒說,此次廟會把規模宏大的盛典轉化成真正的民俗聯歡,讓老百姓在參與中享受視聽的盛宴。
不僅如此,恭請神農圣像、神韻隨州攝影展、文化高端論壇等系列活動,多層次、多角度展現了文化魅力,給市民一場別樣的文化大餐和視聽享受。
文化的洗禮
尋根節,傳承的是炎帝文化,展示的是傳統文化,聆聽的是高端觀點。“每參加一次,就是接受一回文化洗禮。”這是給多次參加尋根節報道的記者小陳的一個切身感受。
是的,拜祖大典感悟炎帝文化和濃烈的尋根文化,海峽兩岸炎帝文化高端論壇傳遞振興中華文化的力量,王蒙文化講壇闡述傳統文化特點優勢。通過名家學者的思想交流,升華了炎帝文化,讓我們更容易、更深刻、更強烈地理解了中華文化。
文化廟會上,來自隨縣各個鄉鎮的文藝演出,展示了板凳龍、義陽大鼓等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文藝,讓這些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更多人知曉。千余藝人的傾情表演,萬余群眾的歡聲笑語,用激情點燃了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不少群眾對這些傳統文藝贊口不絕。“這些演出,讓我們了解了身邊的優秀文化,感受到了傳統文化魅力。”隨縣厲山鎮王家崗村的夏娟說。
尋根節,不光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也是一次旅游文化、養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融。攝影展以變換的鏡頭描繪“神韻隨州”的美麗畫卷。隨州尋根之旅推介了隨州尋根文化、山水文化、西游神話文化、佛教文化等。高端養生論壇探尋隨州長壽養生的秘密。
市委書記劉曉鳴、市長傅振邦評價今年尋根節表示,尋根節聚集了文化的正能量、強氣場,讓我們深入理解了炎帝文化,實現了一次心靈與文化的洗禮。
素養的提升
每年尋根節,都體現了隨州人民良好的素養。今年,“人人參與尋根節,個個都是東道主”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展示了隨州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從今年2月26日癸巳年尋根節籌委會第一次召開起,全市投入了尋根節準備之中。從道路建設、綠化升級、城市管理到氣氛營造、新聞宣傳、志愿服務,人人都圍繞尋根節,全心全力做正能量。283名青年志愿者參加服務,有近千名學子參加拜祖大典演繹等。此次大學生志愿者王若冰表示,在參與其中的同時,也領略、吸收了一定的文化知識,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養。
花車大巡游,從齊星湖沿沿河大道游行,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觀看。他們或站在道路兩邊,或尾隨參與,都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沒有給巡游帶來任何障礙。巡游完畢后,道路上沒有留下一點垃圾。廟會上,來自各地的市民駐足觀看,現場秩序井然。
不僅如此,為配合尋根節的氛圍,我市在迎賓大道及各重要節點擺放了各式花景。這些景點成為市民留影紀念的背景。6月4日,記者在市政府山看到,在花景前拍照的市民絡繹不絕,但沒有人給花景帶來傷害。
“舉辦一次大的活動,市民主人翁的意識會增強,文明素質就會提升很多。隨州市民的素質給人的感覺是隨州不再是一個小城市。”尋根節后,一位城管工作人員說。
如今的尋根節,帶給我們的不光是文化的洗禮,也是我們文明素養的一次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