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綠色之城 智慧隨州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15-1-29 09:43
來自: 隨州日報
字號: 打印 查看: 1714
——我市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作觀察
記者 馮家園 通訊員 余洪運 胡軍輝

    去年12月,我市代表湖北省迎接了國家住建部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專項檢查。檢查組認為,我市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工作步入全省第一方陣。這是一份肯定,也是對我市十年來推進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工作的一種褒獎。
    如今,建造綠色小區,打造生態之城,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眼下,我市正在加速推進綠色生態之城、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推動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之城的建設,必將成為隨州雙百城市發展的華麗篇章,成為神韻隨州建設的精彩一筆。

樓頂太陽能光伏發電
綠色建筑,打造生態城區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到“十二五”末,全國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
    2006年起,我市開始推行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通過政府強有力的指導和引導,隨州各項指標穩居全省前列,所轄縣市區全部通過了“禁實”和“禁現”達標驗收,新建建筑中,50%節能標準設計和施工均達到100%,隨州中心城區已全面執行節能65%的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14年新增節能建筑255萬平方米。
    目前,全市中心城區由政府投資的公共、公益性建筑、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10萬平方米以上的房產開發項目均強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目前,全市綠色建筑已實現各縣市區全覆蓋,“十二五”期內面積將達到100萬平方米。
    市住建委“三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綠色生態城區從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生活模式、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等角度出發建設新型城區。建設綠色生態城區是轉變城鄉建設模式,實現城市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按照綠色生態城區的標準,新建建筑80%以上是綠色建筑,其中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達到30%。生活垃圾全部進行分類收集,無害化處理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過320天。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0%,保障性住房覆蓋率超過20%,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率為100%等。
    據悉,市住建委“三辦”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打造綠色生態城區。目前,隨州城區迎賓花園、金泰國際、尚城國際,曾都區格林小鎮、廣水翡翠山湖和隨縣東苑華府6個項目54萬㎡新建建筑獲得住建部頒發的“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迎賓花園和尚城國際被省住建廳列為省級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城東和城南新區綠色生態城區建設也已啟動申報工作。

綠色建材
建筑產業化,轉型必然選擇
    人們常說建筑業,很少將其與工業化、規范化聯系起來。隨著新常態及全面改革的深入,建筑產業化發展已成為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何為建筑產業化?建筑產業化(或稱“住宅工業化”)是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生產方式,并在設計、生產、施工、開發等環節形成完整的、有機的產業鏈,實現房屋建造全過程的工業化、集約化和社會化。
    市住建委“三辦”負責人介紹,推行建筑產業化優點很多,一是節省資源。與傳統建造方式比較,建筑產業化可節水60%、節省木材80%、節省其它材料20%、減少垃圾80%、減少能耗70%。二是推動技術創新,提高建筑品質。建筑產業化的內在要求,可促進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的大量運用,大大提升建筑安全性、舒適性和耐久性,同時可帶動設計、建材、裝飾等50多個關聯產業產品的技術創新。三是集約增效,利于企業“走出去”。建筑產業化促進建設標準規范化、流程系統化、技術集成化以及建造集約化,能減少用工50%、縮短工期30%~70%,可顯著降低用工需求的特點,也為建筑業“走出去”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四是促進建筑企業轉型升級,走上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道路。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占世界的一半,其中住宅面積約14億平方米,占70%以上,而我國住宅建造的模式仍屬于粗放式,產業化比例不到1%,建筑產業化發展規模極其弱小。
    2013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 《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將“推動建筑工業化”列為十大重要任務之一。同年11月7日,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建言“建筑產業化”,這標志著推動建筑工業化發展已成為最高級別國家共識,也是國家首次將建筑工業化落實到政策扶持的有效舉措。
    目前,我市正借助新型城鎮化“東風”,擺脫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利用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使建筑施工實現工廠化、標準化,全面提升建筑品質,促進節能減排、提升生態品質,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按照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標準建設的攪拌站現場干凈整潔
綠色低碳,混凝土必由之路
    住建部 《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已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將進一步規范預拌混凝土生產管理,實現預拌混凝土生產與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近年來,我國混凝土年產量已連續多年超過世界混凝土年產量的50%,混凝土工程規模及混凝土行業的從業人數均居世界首位。從全國范圍來看,混凝土的產業規模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平穩增長,除個別地區負增長外,全國絕大部分省市均實現了有序增長,但行業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混凝土行業的發展走到了一個優勝劣汰、大浪淘沙的里程碑式節點之上。
    據悉,推行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必須達到生產廠區整潔有序和設備設施節能環保。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綠色生產管理將作為資質申報、升級、考核的條件之一,對于在規定期限內不達標的企業,將責令限期改正。
    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綠色產業化技術,不僅是我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通過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生產集成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另一方面,通過混凝土上游資源產業鏈的建設,從而整體促進預拌混凝土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社會友好型行業,實現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混凝土材料是當今世界最具生命力的建筑材料,但混凝土材料的生命之樹也無法生長在無知的荒漠之中,其生命力的展現離不開科學的生產與使用,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呵護。在這個過程中,混凝土行業要更多地承擔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歷史重任,要通過加強各級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企業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幫助企業解決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政策、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為企業減輕負擔,加快行業的轉型升級;為全面實現混凝土行業的綠色生產、展現混凝土材料強大的生命力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智慧城市
智慧隨州,讓生活更美好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具體實踐,21世紀的 “智慧城市”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于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通過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此前,住建部在《關于做好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中,便要求各地以創建智慧城市為契機,開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城鎮化發展模式,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與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發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智慧城市2.0時代的頂層設計方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
    市住建委 “三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智慧城市”具備四大特征: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已有311個地級市開展數字城市建設,其中158個數字城市已經建成并在60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同時最新啟動了100多個數字縣域建設和3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十二五 ”期間投資總規模有望達5000億。
    據悉,未來5年內,我市將全面推進“智慧隨州·光網城市”建設,促進隨州基礎通信網絡的提檔升級;加快建設隨州市云計算數據應用中心,服務各級政府企業;加快建設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和便民服務平臺,服務市民生活;加大智慧民生、智慧政務和智慧產業工程建設,大力拓展各類智慧城市應用。
    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盡享智能家居、路網監控、智能醫院、食品藥品管理、數字生活等所帶來的便捷服務,“智慧城市”時代即將到來。

2014年碩果累累
    1.順利通過了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專項檢查。12月1日,代表湖北省接受了住建部專項檢查,隨州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已穩步跨進荊楚第一方陣。
    2.開展了有聲有色地宣傳教育工作。充實更新了建筑節能產品展示廳,組織參與了節能宣傳周、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舉辦了“低能耗建筑節能標準和綠色建筑應用技術培訓班”。
    3.隨州城區全面執行低能耗設計標準。對不符合節能標準的一票否決,立案查處2起,處罰金額52萬元。隨州中心城區已全面執行65%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全市城市城區50%節能標準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均達到100%,新增節能建筑255.6萬㎡,新增節能能力2.87萬噸標煤。
    4.綠色建筑集中連片發展。上報市政府出臺了《隨州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3個項目獲得住建部頒發的“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總面積26.43萬㎡。另外,申報綠色建筑總面積達100萬㎡。啟動了城南和城東新區綠色生態示范城區申報工作。
    5.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規模化發展。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發電系統和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得到規模化應用。2014年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47個,應用面積53萬㎡,屋面光伏電站裝機容量1075.9KW。
    6.實施了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全年共有3.02萬㎡的既有居住建筑實施了節能改造。
    7.開展了公共建筑能耗監測。2棟公共建筑安裝了能耗分項計量裝置,其能耗數據已全部上網實時監測。同時,嚴格執行《湖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的規定,2014年共有22棟既有公共建筑實施了節能改造,總面積6.59萬㎡。
    8.加強了商品混凝土行業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商混行業自律機制,規范了企業的誠信經營行為,建立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機制。

2015年前景展望
    啟動“兩個城市”創建。一是啟動城東城南新區綠色生態城區創建工作,編制《城東城南新區綠色生態城區創建實施方案》,將城東城南新區打造成省級乃至國家級綠色生態城區。二是啟動智慧城市創建工作,牽頭編制重點項目設計方案,結合我市城市現狀和發展規劃,加快現有系統之間資源整合,盡快搭建城市公共信息平臺。
    推動“兩個產業”發展。一是推動綠色預拌混凝土產業發展,引導商混企業加大節能減排設備的投入,提高對廢渣、廢漿、廢水的處理和回收利用效率,從根本上促進預拌混凝土產業生產和管理方式轉變。二是推動建筑產業化發展。建立經濟激勵政策,引導建筑構部件生產企業由產品供應商向集成商轉變。扶持和培養一批建筑產業化設計研究團隊,扶持農民工轉型為有技術專長的產業工人。
(責任編輯:海闊天空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泉县| 无极县| 商都县| 高碑店市| 龙山县| 石狮市| 黑水县| 丹凤县| 闽侯县| 香格里拉县| 韶关市| 卫辉市| 米易县| 剑河县| 临洮县| 胶南市| 潞西市| 鹿邑县| 磐安县| 绥德县| 民勤县| 旺苍县| 濮阳市| 罗田县| 丰台区| 岫岩| 松桃| 彰化县| 杨浦区| 高邑县| 周宁县| 长泰县| 台南县| 金川县| 通渭县| 丰原市| 福清市| 治多县| 南澳县| 东台市|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