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水產養殖污染綜合治理綜述 本報記者 包東流 通訊員 楊金林 6月21日,廣水市境內的徐家河水庫,站在庫區大壩放眼望去,一灣碧水,湖面如鏡,倒映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陽光灑在寬廣的水面,波光粼粼,美不勝收。“要知道今年之前,這里遍布網箱和攔網,水產養殖隨處可見。水產養殖,水是第一要素。但是無序的水產養殖,卻會給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使水環境受到影響。”隨州市水產局局長操志翔指著靠近岸邊的水面對記者說,“據統計,當時徐家河水庫有網箱9122口,養殖面積達900000平方米;攔網養殖數量236處,攔網長度59316米,養殖面積5000余畝。” 正因如此,2016年9月21日,省糾風辦、省電視臺對全省大水面網箱、攔網養殖進行電視問政時,徐家河水庫被列入其中。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問政后,廣水市政府迅速行動,出臺了《廣水市徐家河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廣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徐家河綜合整治的通告》、《徐家河水庫綜合整治責任狀》、《徐家河網箱、攔網、圍墾補償標準建議》等文件,籌措1530萬元資金用于拆圍工作。 “2017年5月16日,我帶隊到徐家河水庫現場察看,圍網攔網網箱養殖已全部拆除完畢。”市農業局局長徐鋒說,“其實,早在2013年開始,我市大、中型水庫就開始執行不準簽訂對外承包養殖合同,過去對外承包合同到期的,由水庫主權單位收回,實行人放天養,目前,全市水庫主權在我市單位的大中型水庫基本上全部拆除了圍網圍欄網箱。” 至此,全市水產養殖污染綜合治理的湖庫拆圍行動初見成效。 據介紹,自2016年12月下旬開始,市水產局堅持“健康養殖、生態漁業、綠色發展”的總體思路,為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隨州,在全市全面開展了“湖庫拆圍、取締珍珠養殖、嚴厲打擊投肥投糞養殖”三大行動。 經過前期調查摸底,全市圍欄、圍網、網箱養殖主要集中在徐家河水庫,珍珠養殖只有曾都區洛陽鎮清水河水庫一處,面積180余畝。2017年春,曾都區政府態度堅決,立行立改,至2017年5月,該水庫珍珠養殖網已全部拆除。 “在投肥養殖上,各縣市區大中型以上水庫約30座已杜絕了投肥養殖,但600多座小型水庫量大、面廣、位置偏,主權主要屬鄉鎮政府或水管站,大部分都承包給了個人,而且承包期較長,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有少部分在進行投肥投糞養殖。”操志翔說,“這是當前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 目前,各縣(市、區)漁政部門成立督辦組,實地督辦檢查,水產局也成立了工作專班,不定期到各縣市區進行巡回督辦,實行倒排工期、銷號管理。截至5月底,我市水產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告一段落,全市江河湖庫圍網圍欄網箱養殖已基本拆除完畢,珍珠養殖已經取締,水庫投肥投糞養殖已得到有效遏制。 “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加強水產養殖污染綜合治理的各項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聯合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做好漁民轉產轉業等工作,妥善安置漁民,做到‘拆得了、穩得住、禁得住、不反彈,保民生’,確保社會穩定。”市農業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王宗炎說:“還將對已經取締‘三圍’、珍珠養殖和投肥投糞養殖的水域,科學制定生態養殖規劃,做到人放天養,從根本上改變我市水環境,達到‘天藍、地綠、水凈’。”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