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展翅飛 ——湖北新興全力機械有限公司探訪 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余運來 今年前10個月,湖北新興全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汽車鑄件55554噸,銷售54915噸,還有20000多噸訂單在緊鑼密鼓趕制。 去年7月,大型央企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競買原湖北全力機械集團公司破產拍賣資產,成立湖北新興全力機械有限公司。短短一年時間,工人還是原來的892名工人,設備還是原來的設備,產品依舊是汽車鑄件,新興全力公司何以讓破產企業起死回生? 近日,筆者來到湖北新興全力機械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精打細算助力降本增收 新興向榮,全力以赴。走進辦公大樓,LED屏上“在學習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十二個紅色大字分外醒目。開源節流從點滴做起。鑄造一車間靜壓生產線故障不斷,公司組建大修組,以恢復設備功能為切入點,提高設備精度,穩定產品工藝,造型機時產量由45箱/小時提高到60箱/小時,效率提高33.3%。 精打細算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該公司在優化大宗原材料采購的同時,降低輸入成本力度,通過引入周圍大的供應商,與當地的供應商搶第一手資源,公司廢鋼采購價與本市其他同行比較,具有50—80元/噸的優勢。 “我們充分利用專業平臺,研判市場行情走勢,把握采購節點,復工復產以來,共節約采購資金708萬元。”公司黨委工作部部長姜茂軍說,公司把每一筆錢用在緊要處、刀刃上,花出最大的效果,物流費用噸運費平均下調10%以上。 工資曬太陽心里亮堂堂 紅彤彤的鐵水如巖漿般從爐底緩緩流出,映紅了鑄造一車間叉車司機劉志超的臉。他開著叉車穿梭在熔爐與流水線之間。在鑄造一車間展板上貼著幾張A4紙,上面分門別類地畫著各種表格,細細一看,上月工人工資表,有5000多元、6000多元,還有7000多元、8000多元…… “這是工人一個月的工資?”筆者質疑道。 “沒錯,這張表是鑄造一車間9月份員工工資,你看這張表是本周員工每天工分、工資情況。”該公司機關黨支部紀檢委員楊超說,公司采取計件分配工資模式,破解了干多干少一個樣、臨時性公分不公平現象等計件制監管可能存在的難題,對各車間實行“日工分、日工資”上墻管理,規避了工資分配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實現工資分配陽光透明,大家心里就裝了一本“明白賬”,干出的也都是“放心活”。 “我昨天的工資是180元錢。”在鑄造一車間干了12年叉車工的劉志超有感而發,公司現在每月15日雷打不動發工資,每個月掙多少一清二楚。公司沒有收購前,旺季時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如今,公司不存在淡季,他每個月能掙5000多塊錢,也不擔心沒有活做,大家每天干勁滿滿。 單線貫通多線并行提產能 銀色的制動鼓在生產線上一字排開。走進加工二車間,機聲隆隆,工人們一絲不茍地注視著數控車床。“公司未被收購前,產品單一,車床集中擺放在滾道兩邊。”公司生產管理部部長黃正才介紹,收購后,隨著品種增多,產品依然在這條滾道上運行,工序流轉受阻。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他們根據制動鼓工序貫通要求,分組編制設備,將原來的一組分成六組,重新布置流水線,實現既能單一品種加工,又能多線生產的柔性加工線。 “既節省了人力,又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生產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20%。”黃正才說,公司還大力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動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全方位優化升級。2020年該公司投資4000萬元,完成感應爐及加工生產線建設,新增加工中心26臺(套),新增制芯造型設備4套,完善現有生產工序,推動公司向智能化、專業化、高端化邁進。 “通過智能化改造,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產品設計開發效率大大提升,更有利于公司走精益化生產管理,圓滿實現2020年產銷8萬噸的既定目標!”湖北新興全力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王峰說,“湖北新興全力會進一步增強創新技改能力、市場應變能力,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做大做強,為隨州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建設品質隨州貢獻‘新興力量’。”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