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特約記者 張立 “目前鮮香菇3.5元一斤,價格雖然降了一點,但是仍然有利潤,今年村集體發展的8.4萬袋香菇,去除人工等費用今年預計有17萬元的收入。”近日,走進曾都區府河鎮四五咀村香菇生產基地,村治保主任黃成昆正和菇農忙著采摘香菇。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四五咀村地處府河西部,省道327東西相連,全村560戶2350人,下設九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面積2100畝,山場面積8600畝,林木資源豐富。前幾年在府河鎮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該村先后投入12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建設香菇產業基地車間和種植大棚,制棒機、封口機、消毒柜、烘干柜、木材粉粹機等生產設備已配備齊全,有效帶動農戶通過參與發展產業、基地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目前,基地共帶動30名村民人均年增收10000元左右。 在產業基地不遠處,一處村灣格外亮眼,黃成昆介紹,這是易氏祠居民點。去年,村里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投資103萬元打造易氏祠美麗鄉村示范工程,工程完工后,村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沿著府洛路行走,高鐵大橋下一座漂亮的體育場格外醒目。據黃成昆介紹,去年,村里新建了兩處文化廣場,為村民健身休閑提供場地,深受村民歡迎。村里還開展了村莊亮化工程,投資10萬元,新裝路燈20盞。每當夜幕降臨,村莊就亮起來了,吃完晚飯的村民有的在體育場跳起廣場舞,有的踢毽子,文化生活豐富。 據村黨支部書記黃家宏介紹,為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村里實施了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去年投資20萬元實施村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投資130萬元實施村民安全飲水工程;2018年投資24萬元實施廁所革命改廁工程,新建公廁2座;投資70萬元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對村莊道路、空地、居民區周邊環境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拆除村內有礙觀賞、污染環境的爛屋破棚,實施人畜分離。2020年工程竣工后,消滅了村莊衛生死角,村容村貌整體改觀。 黃家宏說,目前村里正著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共建良好的鄉風民俗。下一步,將進一步利用自然資源,積極探索生態旅游、特色農業,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鄂ICP備11004182號-2 | 鄂網備421201 |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s44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虛假新聞信息舉報電話:0722-3319535、新聞爆料熱線:0722-3319535、廣告服務電話: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故障咨詢QQ:6256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