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張清、通訊員楊柳)8月25日,市總林長簽發《關于加強櫟類資源保護的令》,明確要求各地各相關單位進一步擰緊櫟類資源保護“責任閥”,以守護健康的森林生態環境為核心,筑牢香菇產業可持續發展根基,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實現更高水平的協調統一。
作為“中國香菇之鄉”“中國花菇之鄉”,隨州香菇產業正加速向千億元發展目標邁進,而櫟類資源正是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原料。此次總林長令的簽發,既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也是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湖北省天然林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關鍵舉措,旨在通過科學管護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為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和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為確保櫟類資源保護落地見效,總林長令明確五項重點任務,構建“培育+管理+保障+執法+機制”的全鏈條保護體系。一是強化櫟類資源培育。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等多元措施擴大櫟類資源總量;同步加強櫟類種質資源保護,推進低效櫟類林、雜木林改造,全面提升資源質量。二是嚴格規范采伐管理。嚴格執行林木憑證采伐和限額管理制度,明確禁止櫟類天然林、公益林商業性采伐,從源頭遏制資源過度消耗。三是保障原料供應穩定。搭建物聯網監管平臺,對櫟類交易市場實行全流程監測,堅決阻斷非法櫟木運輸渠道;同時推動香菇產業原料保障機制創新,引導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替代原料,推廣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降低產業對原生櫟類資源的依賴。四是嚴厲打擊違法行為。聚焦違法收購、盜伐、濫伐櫟類林木等突出問題,建立“從嚴、從重、從快”的執法處置機制,形成常態化震懾。五是完善保護管理體系。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強化源頭治理。
總林長令強調,各地需切實扛起森林資源保護主體責任,將櫟類資源保護與香菇產業發展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最終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