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訊 記者包東流、特約記者鮑亞忠、江開軍報道:打開淘寶網,排在食用菌銷售額榜首的是“楚品源”牌香菇,其產品來自隨州市隨縣的品源公司。從2013年開始,品源公司網上銷售額從50萬元增至1200萬元,3年暴增23倍。
2011年,公司總經理羅圓的父親創辦了品源公司,從事香菇、木耳出口貿易。當時,隨縣有食用菌出口企業20多家,品源算是后起之秀,在激烈的出口競爭中,難以擴展市場空間。
“80后”大學畢業生羅圓考察市場發現,全國香菇日均需求量在7000噸左右,僅武漢市一天大約吃掉300噸。“大多菌企都把出口貿易作為主要業務,不太重視國內銷售,通過互聯網零售的更少。”羅圓嗅到新商機,迅速組建網絡銷售團隊。
2012年底,“楚品源”入駐天貓,主要銷售香菇產品。“2013年我們網上銷售50萬元,2014年猛增到近1000萬元。”品源副總經理張濤說,“春節前是銷售高峰期,2015年前10個月已銷售1200萬元,全年預計達2000萬元。”
“網上賣香菇最大的優勢是資金投入少、周轉快。”羅圓說,“出口貿易都按訂單批量交易,需要大量資金備貨,資金回籠一般需半年時間,而網上零售只需少量周轉資金,一個月就能收回貨款。”
記者走訪隨縣發現,從事網絡賣香菇的不只品源一家。在隨縣香菇發源地吉祥寺村,有40多家菇農在網上淘金。最近,村里的電子商務店已裝修完畢,這是村集體與淘實惠合作,設立的電子交易服務中心,針對菇農開展業務培訓、網絡交易、物流倉儲等業務。“依托香菇產業,打造電子商務村。”村支書張國勇說,“有了電商服務平臺,既方便村民購物,還能把‘山貨’賣得更遠,讓村民在網上掙大錢。”
記者從隨縣工商局了解到,隨縣有200家菇企、個體戶在網上賣香菇。“互聯網+”的魔力,正在隨縣香菇銷售中顯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下,2015年前10個月該縣香菇銷售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