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吳雨欣、許 瑩)8月4日,曾都區人民檢察院舉辦“理念交融 成長共行 檢察青年與實習新銳的司法實踐對話”司法理念故事分享活動,十大業務條線的青年干警代表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實習生參加活動。
10名來自不同業務條線的青年干警依次分享了一個個生動的檢察故事,或講述抽絲剝繭的監督歷程,或分享溫暖人心的救助故事,或復盤疑難案件的突破過程,每一個案件都展現了恪盡職守、司法為民的使命擔當。
“隨著調查深入,我發現這不止是一個老沈的故事,類似案件并不少見。單純的懲罰并不能根治問題,必須從源頭治理,我決定將工作繼續做下去……”
“翻閱案卷時,孩子揮之不去的驚惶,像一根刺扎進了我們的心里——僅僅懲治施害者,真的足夠了嗎?司法不僅要除惡,更要縫合傷口,守護那些被風雨打濕卻依然渴望飛翔的翅膀……”
青年干警分享結束后,各業務部門主任分別進行點評,認為大家的分享有深度、有溫度、有細節,不僅有能動履職,更有為民情懷。
9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實習生們用他們獨特的視角、敏銳的觀察、活躍的思維,為檢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思考。
“隨著實習的深入,我逐漸感受到檢察院特有的工作氛圍:莊重、嚴謹和活力并存。莊重體現了法律的尊嚴,嚴謹是檢察官的工作底色,活力則是干警們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庭旁聽的經歷。看著公訴席上的檢察官沉穩地回應質疑,嚴密地拆解對方論點,我忽然明白,法庭上義正辭嚴的公訴形象,是由無數個核對數據、反復觀看監控細節、逐字推敲法律論證的日夜支撐起來的。”
最后,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金業凱充分肯定了檢察干警和實習生的精彩表現,并就“辦好案”與“講好案”分享了三點體會:一是司法實踐是“產生檢察故事”的源頭活水,要努力踐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二是人民群眾是“檢察好故事”的評判主體,要牢固樹立如我在訴的責任意識。三是依法治國是“講好檢察故事”的時代背景,要始終保持挺膺擔當的內在動力。
下一步,曾都區檢察院將持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搭建形式多樣的學習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隊伍整體素能,用更多更精彩的檢察故事,詮釋法治精神、傳遞司法溫度,彰顯檢察擔當,推動曾都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