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滕銳 通訊員 夏洪存
隨州廣袤田野,陣陣稻香伴著鄉村振興的號角飄散。這香氣中,飽含著一位基層科技人員用堅守與專業鋪就的增收希望,他就是隨縣洪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領頭人何建國。而他的奮斗歷程,正是市農業農村局深挖人才資源,助力鄉村振興鮮活寫照,像何建國這樣扎根一線的農業科技工作者,正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2018年,深知“產業興則鄉村興”的何建國,響應隨州市委市政府“兩香一油”戰略,帶著對土地的深情,以大戶身份與隨縣洪山鎮三神廟村、雙鳳村攜手,牽頭組建兩家專業合作社。起初,流轉1100余畝土地時,不少農戶心存疑慮,他挨家挨戶講解政策,承諾優先雇傭本村勞動力。那個秋收時節,為搶收香稻,他帶領農戶連續奮戰一周,曬黑了皮膚、磨破了手掌,卻用實實在在的收成打消了大家的顧慮。在政策扶持下,他多次赴外地考察學習香稻種植和香菇培育技術,在一次次試錯中積累經驗,讓合作社逐步走上正軌。
辛勤耕耘終有回報。何建國的合作社年種植袋料香菇12萬袋,香稻種植面積穩定在千畝以上,不僅被認定為市級示范社,更帶動50余人就業,年發放工資150余萬元,為村集體增收21萬余元。依托此類合作社,洪山鎮成功培育出兩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香菇年出口創匯2000余萬美元,香稻產業也成為當地響當當的品牌,小小的農作物成了鄉親們的“搖錢樹”。
“讓土地不撂荒,讓糧食有著落”是何建國常掛在嘴邊的話。2022年,為破解“誰來種田、怎么種田”的難題,他牽頭成立隨縣首家鎮級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洪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300余萬元建起服務大廳和3500平方米的服務基地,上線北斗農機管理系統,吸納260余名機手及500余臺套農機具,構建起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完整服務鏈條。他推出的多樣化托管服務,讓全鎮農業節本增效2100余萬元,2024年公司被授予省級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為保障糧食安全筑牢了根基。
面對荒地復墾的號召,何建國又一次挺身而出。2023年,他帶領幾名農戶,在鎮區邊的118畝荒蕪農田上試種吊瓜。從考察品種到學習技術,從平整土地到日常管護,他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2024年,吊瓜喜獲豐收,不僅盤活了閑置土地,更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為荒地利用和農民增收探索出了新路徑。
如今,何建國已獲得“湖北省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奉獻崗位計劃”人員、隨縣“優秀人大代表”、隨州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但他依然堅守在田間地頭。他說,要讓稻花香、菌菇香飄得更遠,讓更多鄉親的生活越過越興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正是有無數個像何建國這樣的奮斗者,用汗水澆灌希望,用實干成就未來。
(責任編輯:夢回吹角連營 新聞熱線:0722-33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