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隨州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召開
創新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隨州日報訊(全媒記者 張琴)8月29日,2025年隨州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召開。專家學者、文旅界和高校嘉賓、新聞媒體等齊聚隨州,圍繞“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主題,共商發展大計,共繪文旅融合發展新圖景。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大使、原國家旅游局副局長祝善忠,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副主任宋偉出席并致辭。湖北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麗,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督學閔石鍵,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李和清出席。
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志莉致歡迎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國棟,市政協主席馮茂東出席。
祝善忠以國際化的專業視角充分肯定了隨州文旅資源的獨特價值與發展潛力。他指出,面向未來,隨州文旅發展要以國際標準提升高度,參考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評選體系,推動隨州鄉村旅游、炎帝故里景區等更上一個臺階,通過建立“保護—展示—利用”的閉環體系,讓千年遺產持續煥發活力;以科技賦能保持溫度,讓科技成為連接游客與鄉土文化的紐帶;以業態融合拓展深度,讓編鐘制作、香菇種植等本土資源,成為體驗經濟的核心載體。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愿助力隨州搭建國際交流平臺,讓隨州的文化故事走向世界。
宋偉表示,隨州作為炎帝故里、編鐘之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資源稟賦,不僅是湖北的文旅瑰寶,更是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廣的重要名片。希望隨州打造“小而美”的國際傳播符號,以編鐘、炎帝文化為核心,開發適配海外市場的輕量化文旅產品。交流中心將充分發揮優勢,助力隨州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對接國際文旅資源,加強“文化+旅游”雙向引流模式探索與實踐,策劃打造符合國際傳播規律、深受海外民眾喜愛的產品線路,吸引更多海外游客來隨州體驗“穿越千年的禮樂之旅”。
胡志莉說,近年來,我們認真落實省委“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的工作部署,實施文化創新戰略,著力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我們將以創新為筆,擘畫“文旅融合”新藍圖,與高校攜手推動“教科文體旅商”多維聯動、多元融合,打造集研學體驗、科創展示、文體賽事、商貿展銷于一體的文旅新生態,推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跨界融合;以活動為媒,點燃“金秋隨州”新引擎,堅持以賽引流、以會促融、以節興市,打造戶外運動天堂,推動“跟著賽事游隨州”,讓隨州成為活力迸發、魅力四射的文旅熱土;以項目為王,打造“精品云集”新標桿,加快構建“隨游隨享、自在其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以服務為本,塑造“近悅遠來”新形象,主動融入“神武峽”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線路及全省文旅發展格局,推進資源共享、線路互聯、市場互拓、宣傳互薦,持續完善城市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努力讓每一位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會上,舉行了隨州文旅和金秋隨州系列活動推介,隨縣、廣水市、曾都區依次推介了各地文旅產品,市國投集團發布了“戀上隨州”小程序2.0版本,隨州文旅推薦官推介了2025年“金秋隨州一季三會七賽”活動。市政府與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美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簽署了《科教文旅融合戰略合作協議》。武漢紡織大學向隨州市贈送了“登月”國旗。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旅游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專家陳國忠,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陳元欣,分別圍繞文旅融合的發展趨勢、新業態文旅產品打造及賽事經濟品牌打造等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美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高校領導和中國旅行社協會會獎專業委員會負責同志,武漢、襄陽、宜昌、十堰、恩施州、荊門、孝感、神農架林區等地文旅局負責同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相關專家、旅游協會、旅行商、新聞媒體、網絡達人;相關市領導,各地和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