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牛牛精品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亚洲伊人av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投稿郵箱:szrbs@21cn.com
仰之彌高 鉆之彌堅
分享到: 發布時間:2012-6-13 16:26

字號: 打印 查看: 1965

                                       ——懷念我的外祖父顧學頡
                              羅安俊

    我的外祖父顧學頡是著名的古典文學家、古文獻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高級編輯、原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世界文學名著叢書編委及《三國演義》、《水滸》、《關漢卿》等古典文學研究會顧問,北京元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九三學社社員,中國作協會員。著書甚豐,其成就詳見《世界名人錄》,《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1999年9月26日于北京去逝,享年86歲。



    外祖父1913年出生于隨州市城關書香門第。其父顧我,字復周,清未廩貢生,科舉廢,畢業于德安府師范學堂。歷任本地高初兩級小學教員,國民模范小學校長,應城高等小學校長、陜西省學務公所課員。著有《書法輯要》、《印譜》,《石譜》、《印存》、《於如道人詩萃、文萃》、專撰《勸戒洋煙賦》、亦莊亦諧,宜俗宜雅,并以楷體自書長卷,頗為當代著名學者所珍賞,在卷后題詩題字者有黃苗子、顧廷龍、夏承燾、謝國楨、虞愚、王季思、陳邇冬、楊伯峻等人(此件現藏入隨州市名人珍藏館)。母,金太夫人,生子三人:學顏,縣商會委員;學顥,縣商會主席、萃文中學教員;學頡,國立北平師范大學及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畢業。
    外祖父幼承家學,在其父親的教導下,自幼能講解背誦《爾雅》等諸經,文選及唐宋諸大家詩文名篇,規定:“剛日讀經,柔日讀史”,自閱《通鑒輯覽》,部分參閱正史。每到一階段,向父親匯講書中大事。《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三俠五義》等古典名著成為他最喜愛的業余讀物。他還違背父親的“禁令”,偷看《西廂記》,這算是他最早接觸到的元人雜劇,當時雖有些句子不懂,但故事情節和優美的描繪,卻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并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些為他后來選注《元人雜劇》與人合著的《元曲釋詞》以及走上古典文學研究的道路鋪墊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還由父親教、認、寫《說文解字》部首,講解其義和讀法。要求他從寫小篆入手,父親認為這是認識字的根本,也是書法的基礎,因此,外祖父自幼就對篆書下有一定的功夫并且很有長勁。在此基礎上,以后學習漢隸,魏碑,以及晉唐人草書,可隨意揮豪而不失其正。在入中學前,還跟二兄學顥一起并受其指導,曾對《石門頌》、《禮器碑》等漢隸及《泰山金石峪》、《石門銘》、《張猛龍》、《吊比干》等碑以及《閣貼》草書,都有較長臨摹、學習。中年以后,對唐人懷素、孫過庭等人的草書頗為喜愛,常加模寫。進入老年,其書法尚可信筆揮灑,頗為中外友朋所珍賞,各地名勝,報刊嘗有題記。著書之余,偶揮數行自娛。小楷幼習趙體、厭其柔媚少骨,轉而習《黃庭》、《樂毅》能于古樸中見秀逸,頗以自喜,而少為人知。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全國古代文論學會副會長阮國華教授對他的學生說:“我的書房最大的看點,就是有不少名家墨寶”,其中就有我的外祖父為其揮筆題贈的絕句:“當書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載幾回開?”。同時,近年網上出現他的書法常有拍賣,價格昂貴。由此可見,他的書法倍受社會喜愛。
    外祖父讀了十年私塾,首次赴武昌報考省立高中時,就以優異成績被錄取。進入中學時期,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教他的幾位中青年教師,都是章(太炎)黃(季剛)學派的傳人,如:潘石禪、林尹、蔡尚思、杜則堯幾位先生,由他們分別講授文學研究法,國文(兼及音韻學基礎),國學概論和新文學等。這些老師學識淵博,教學認真,后來都是海內外的著名教授、學者。通過幾年的學習,使他這樣如饑似渴追求知識的青年獲益匪淺。1934年,他考取了北平(北京)師范大學。這所國立高等學府里更是名師聚集。章太炎早年的四大弟子之一,曾與陳獨秀、胡適、劉復、沈尹默、李大釗輪流編輯《新青年》傳播新思想倡導新文學、中國新文化運動闖將、音韻學大師、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師大文學院長語言學家、毛澤東在湖南師范學校時的歷史老師黎錦熙先生均是我外祖父的具體指導師。
    在大學里,他還師從我國大師名師高步瀛、陳垣等先生,先后學習了詩詞,古文,考證;文字音韻,經學;文法學及史籍源流,校勘之學,并記錄了許多筆記,卡片,還寫了專門性的研究論文發表。同時,還在林尹先生的帶領導下和其他幾個學生一起在北平創辦了抗日宣傳刊物——《黃胄周刊》,以示黃帝子孫,不甘亡國之意。在創刊號的第一篇文章《異哉!文化競亦走私!》便是外祖父撰寫的。該刊物經常揭露,斥責文化漢奸及敵偽罪行,當時在北平頗有一些影響。新中國成立后,吳世昌教授從英國回國,第一次與外祖父見面時就說:“你在北平時所寫罵漢奸的文章,題目,我現在還記得”。1981年史學家謝國楨先生在看望外祖父時說:“你的大名,是在抗日戰爭前夕,在你們辦的刊物上就見到的”。這說明該刊物的確在當時產生過一定的影響。1938年,外祖父還回到家鄉隨州市籌建抗日宣傳隊并任二大隊長。在隨州地區開展巡逥抗日宣傳活動。1941年9月,外祖父曾由西北聯大派往重慶中央訓練團聆訓一月,同班有:西北師院院長李蒸(后為國共和談代表之一)、袁敦禮、董守義、西北大學曹國卿、李郁彬及大學校長兼黔教育廳廳長歐遠袁、集團軍司令宋希濂等數百人。每周由蔣介石及國民黨元老孔、陳親自到場講話。10月畢業,由蔣頒發黨證。按道理,當時只有20幾歲的外祖父在仕途上發展應該是很有條件了,然而,國民黨內部的那種爭權奪利,爾虞我詐,貪污腐敗行為令他十分不滿,對國民黨政府喪失信心。于是他返校后將“黨證”暗自燒毀,既不與國民黨組織聯系,更不去參加任何組織活動,而是專心治學,鉆研學問至到終生,其著書甚豐,成就斐然。
    抗日戰爭時期,他隨黎錦熙先生到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學院任教,后與黎先生本家侄女結婚。抗日戰爭勝利后,曾任湖北師范學院、湖南師范學院、私立民國大學等院校教授,系主任。并追陪黎錦熙先生杖履,親聆教誨近五十年,對其立身處世治學治事的精神方法和學術思想受到了深刻的影響。解放后,又同在北京工作,經常會面,談話的內容,多半是黎先生新近對其問題研究的見解,成果或新出版的著作;有時,我外祖父也送去他編寫的書籍,請他指教。直到黎先生去世前不久,外祖父到醫院看望他時,他在昏昏迷迷半醒半睡的狀態中,還在詢問關心外祖父《白居易集》的校正工作進展情況,并說:等他的病好出院后一定要為這部書題簽。——那知沒過幾天,他就去世了!黎先生的題字是無法得到了,可是黎先生關懷后輩之情,卻使我的外祖父永遠銘記在心。


1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心安    新聞熱線:0722-3318927)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請稍等,努力加載中...
隨州日報-新媒體矩陣
隨州發布-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信公眾號
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
隨州日報-微博
隨州日報-人民號
隨州論壇-客戶端APP
隨州日報-視頻號
隨州日報-抖音號
隨州日報-企鵝號
隨州論壇-網易號
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隨州地區唯一新聞網站| 主管:中共隨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隨州日報社| 關于我們
隨州日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2120180011
鄂ICP備11004182號-2|
鄂公網安備 42130202003119號|
鄂網備421201|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鄂備2018021號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違法和不良信息
舉報電話:0722-3318927
郵箱635782607@qq.com
廣告服務電話:13908660920光明左使(劉先生)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贞丰县| 前郭尔| 太白县| 江北区| 昌黎县| 潜江市| 临洮县| 邯郸县| 吉木萨尔县| 西林县| 云梦县| 兴和县| 辽阳县| 南充市| 广州市| 神池县| 长宁县| 牙克石市| 民乐县| 宝山区| 当阳市| 湖南省| 武宣县| 阿坝| 云和县| 缙云县| 始兴县| 青川县| 花垣县| 宝兴县| 泸州市| 武穴市| 顺昌县| 汤原县| 沙湾县| 隆安县| 北票市| 秭归县| 手机| 安阳县|